孩子在家很活泼在外不敢说话

1、从心理角度来看,孩子在家里表现出活泼的行为是因为他们感到安全和放松。孩子们天生好动,但只有在他们觉得安全并且能够自由发挥时,他们才有可能释放出全部的能量。
2、从社交角度来看,孩子在外面不敢说话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感到不自在。当孩子处于陌生环境或与陌生人交往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不舒服。

孩子在外面胆小,在家里很活跃,如何改变并帮助他提高社交能力?

在我小区有一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平日里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她看着总是怯怯的,很胆小,不与别的小朋友玩,大人问她什么话,总是不吭声,赶紧缩到自己妈妈的怀里。这时,她的妈妈就会歉歉地朝我们笑笑,并解释说:“也不知道为什么,平时她在家是很活跃的,也很大胆,可一旦出来,她就像不会说话不会玩一样,很胆小”。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这样的小朋友,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话都敢说。可到了外面,在别人面前总是畏首畏尾的,不敢表达自己,也不愿意去融入群体,总会依赖最亲近的人身边。

孩子为什么在家会很活跃呢?

家是给孩子带来温暖和安全的港湾,而营造这个港湾的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信赖的人。在家里,孩子能够轻松和自在地玩耍,父母大多表达的都是赞美和喜爱,孩子因此也会表现出自己天然的本性。即使做错了什么,也能够得到父母的原谅和接纳。

孩子在外面为什么会胆小?

一:父母对孩子太过严厉

孩子在家里边能够无拘无束,在外面却表现得很胆小,说明有东西束缚了孩子。这个东西可能是一件事,或者是某一个人,他们曾给孩子带来了很深刻的印象,让孩子会不自觉地就会去约束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事作风。

小时候,我在家里也算是一个“野孩子”,大声唱歌、爬树、抓虫都敢做。可只要出门在外,我就表现得规规矩矩的,不敢随意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敢大胆的去做一些事情。

记得有一次去亲戚有事,亲戚家有很多糖果,并且看起来很贵很好吃。亲戚很热情地拿了一些给我,让我多吃一点,当时我真想大快朵颐。可妈妈只看了我一眼,我立马就收了手,因为我知道,如果自己不收手的话,回家一定会被痛骂一顿,这种被骂会伤我自尊,所以宁愿不吃,宁愿装作自己不太喜欢吃,宁愿做自己不想要,为了不被骂,为了不被妈妈数落,拼命地压制着自己。

这就是父母对孩子太过于严厉的结果,父母知道要把孩子管教得有教养,有礼貌,却会忽略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以及不知道在既不失得体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引导勇敢地表达自己。

现在我自己做妈妈了,有时带孩子们去其他朋友家玩,如果孩子们看到别人家有好吃的也想吃,我会适当地让他们吃一点,但接着告诉他:“我们只能吃一点点,如果很喜欢,妈妈等下可以带你们一起去买,但不能把别人家的东西吃完了,因为这样子太没礼貌了”。如果孩子实在没忍住,我会再带着孩子一起去买点东西拿回去补偿给人家。

二:孩子在家的时间多,与外界接触的时间少

有些父母因为工作需要,孩子只得由老人带。带孩子本来就是一件辛苦活,如果老人本身年纪大了,身体不够活泛,是不太愿意带着孩子们经常出门的,毕竟精力有限。因此,孩子大多数的时间都会被关在家中那块狭小的天地,自然与外界接触少了,接触少了,自然就会了解少,当孩子在面对自己的不了解的事物时,自然会表现得更加胆怯。

家长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不管是游乐场、公园还是其他适合孩子玩乐的公众场所,让孩子与外界多更多的连接,这些都可以不断地扩大孩子的见识,提升孩子的胆量。

三: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过度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保护做得无微不至,生怕孩子磕着、碰着、伤着,也怕孩子被其他的小朋友欺负到了。于是,即使带着孩子在外面玩,也会牢牢地把孩子看管在自己的身边,不允许孩子跑太远,不允许孩子跟哪些调皮的小朋友玩,不允许孩子玩树枝和泥土等,孩子也就失去了与大自然接触、与小伙伴交流的机会,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对身边人与事的好奇心就减少了,对他人的信赖度也会变得很低。

父母应该要适度地放手,孩子成长自然有他自己成长的路,不要太过于害怕和紧张,孩子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能真正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