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个对联虽然以偏概全,有失偏颇,但也道出了一个现象。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意思是讲义气的多是普通民众,而有知识的人却往往做出违背良心、背信弃义的事情。

我的理解就是普通人比较单纯,思维简单,看到的多是事物的表面,少顾虑,易冲动,敢说敢干,并易于付诸行动。而所谓读书人,也就是有知识的人,见多识广,遇事想的多,瞻前顾后。什么前因后果,什么前途后患,什么利益牵连。想的多,选择往往就更多的从利益出发,也就容易远离仗义直言。

普通民众,也就是老百姓,对事情认知和反应更多的是感性。做对了,就是仗义直言;做错了,就可能好心办坏事,甚至助纣为孽。

而“读书人”对应的“公仆”阶层或现代白领,由于角度和地位,往往谨言慎行,或敢怒不敢言,或泯于良心,让正义和公正迟到或不能伸张。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普遍受着较好的教育,“屠狗辈”越来越少,“读书人”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普及和普遍,再加上现在法制越来越健全,什么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仗义”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每个人也更加冷静和理性。

现代社会,愿仗义不再以“群分”,表达方式更加理性。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一,这话在当今语境里已经失去意义。但凡通天纹正黄旗大妈、广场舞大妈、跌倒了讹诈扶他们起来者的大妈大爷们能好好读点书,他们也就不会做出“坏人变老了”的那种言行了,你问问自己,他们仗义么?

二,“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人”是诗句,核心在于表达一种情绪情感,既不是带普遍意义的哲理,又不是以严谨的统计学为前提的社会学发现,你只需体会出那种失望和激愤的瞬间情绪即可,当真理就肤浅了;

三,古代读书人严重不等于今天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前者是社会即得利益阶层家的公子少爷,平头百姓家的孩子能有几个读书的?后者只是接受了较好教育的人——然而他们和即得利益者之间,还差着无限遥远的距离,他们本来就是今天屠狗辈的部分主力军;

四,读书人能有什么坏心思?只不过是古代的读书人,要么已是即得利益者,要么是正在即得利益之路上的发足狂奔者,这种屁股下坐着矿的阶层,凭啥对你平民阶层“仗义”?不好意思,仗义只能是本阶层内部的事,跨阶层之间本来就不存在的;

五,事情放在今天已经起了变化,读书人不再是那些屁股坐矿者的代称,而是完成现代教育的平民,屠狗辈则是各种原因导致现代教育不那么完善的平民,“仗义”变成了一个模糊的概念,遵纪守法、遵守规则、公平正义才是主题,为了不走向反智,还是好好读书吧。越没文化才显得越正义越有理的想法,还是趁早抹了吧,社会发展靠的还是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