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头有水,杈头有火什么意思

“锄头有火,锄头有水”是说地里的庄稼,旱的时候用锄头锄锄会抗旱,涝的时候用锄头锄锄能防涝,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大旱无法浇水的时候,锄锄地,能够切断地下水管向上蒸发的通道,从而起到保水的作用,所以锄地能够抗旱!同理,在地里比较涝的情况下,锄地同样切断地下水管向上蒸发的通道,水自然会渗入地下,土地表面很快就干了,所以锄地同样能够防涝。如果说“杈头有火”是指过去割了庄稼要晒场(在场里晒),晒干才好打场,所以要用杈勤翻晒,使庄稼两面都接收阳光,增加蒸腾作用,容易干!这就叫“杈头有火”!

以前的老农常说“杈头有火,锄头有水”,是什么意思?

“杈头有火,锄头有水”,这是我国广大的农村总结出来的一句关于农业生产的俗语,有着其特有的科学道理,也有着其独特的含义。

“杈头有火”,可以理解成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树杈子,也能理解成铁叉子等工具。这些工具最大的作用就是摊开和晾晒了,特别是对于农田地的秸秆、收割回的大豆、谷子等等,在晾晒的过程中都是需要使用这类杈子的工具来进行翻个,使其能充分的晒干的;而对于农田地的秸秆,在焚烧的过程中杈子也是最常见的工具了,挑、拨来使其燃烧或者助燃都可以。不管是那个方面,杈子的作用都是使其变干、脱水甚至是有利于燃烧的,这也是为什么说“杈头有火”的原因。

“锄头有水”,我们可以从锄头上的作用上来理解。锄头,最常见的作用就是锄地。而锄地除了除草之外,还有疏松土地、破坏土壤空隙的作用,这对于增加土壤的吸收肥水的能力,在雨季时减少多余水分对土壤的渗透以及雨后加速土壤干燥,在旱季时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都有着一定的作用。所以说,锄头的最大作用是和土壤中的“水”是相关的。这也是为什么说“锄头有水”的原因。

所以说,“杈头有火,锄头有水”是我国农村的一句相当有科学道理的一句俗语,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锄头有水,杈头有火什么意思

“锄上有水,钗上有火”,的确是农民的经验总结。锄,是用来给农作物中耕的。地长时间不锄就会板结,板结的土地土壤密度就大,密度大的土地吸热快,水分蒸发也快;再者,板结的土地在太阳的爆晒下容龟裂,水分会顺着缝隙加快蒸发。用锄给作物中耕后,既能使土壤变得疏松,同时还消除地表龟裂,所以能收到很好的保墒效果。保墒就等于节约了水,这就是“锄上有水”的道理所在。

钗是用来翻晒收获后的带杆农作物的,主要是麦子。麦子收割时是必较湿的,太干了麦粒就会脱落到地里;再者刚收割的麦子必较整齐,水分散发得也慢。所以当把麦子运到打麦(对麦子进行脱料)场地后,就要用钗把整齐的麦杆挑乱,这样麦杆就会变得蓬松,阳光就能通秸秆的缝隙照射进去,空气也容易在秸秆中流通,水分在阳光和空气的双重作用下也蒸发、散发得更快。这还不够,还要对麦杆定时翻晒,如此反复几次后,麦杆上的麦穗就达到了脱粒的干度。这就是“钗上有火”的道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