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肉为什么很少吃

马肉很少有人吃,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源渊!

一、马肉特点!

性寒,味甘酸,腥味大,归于发物范围,乡间还有”香驴肉臭马肉,打死不吃骡子肉”的口头语传闻!《食疗本草》提到,患疮、湿疹、牛皮藓、过敏等皮肤病人不可食,否则加重病情!另外有“马肉发病”一说,除了不好烹饪外,食用还可诱发各种疾病,老弱病残孕都不倡导吃马肉,所以从心理上有所顾忌!

二、感情上难以接受!

马通人性,马驯化几千年,智商高、记忆力惊人,在长期战争和实践中,赋予马很多积极和重要的内容,如”马到成功”、“一马当先”、“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马推动了人类历史向前发展,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成绩!

三、历史典故作用!

史载,大清天命汗努尔哈赤曾在绝境中被一起匹大青马就过年命,清朝满人及上层社会上有不食马肉遗训,及至民间也有影响,后逐步形成风俗!

四、马的历史功劳大!

与名声不好的驴、骡比,马的形象光辉高大,尤其”宰耕牛杀战马”,自古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和无奈之举,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形,宰杀有使用能力的牛马的为人不齿!

自古马作为最重要的军备物资,是决定古代战争胜败的充分条件之一,中国历史农耕和游牧两种文明的冲突,想取胜马起到重要作用,比如西汉匈奴对峙,唐和突厥打仗,宋和辽、金、西夏对抗,蒙古征服亚欧,兵和马同等重要,且马的繁殖能力不强,得到一匹骏马也难,从汉代建立军马场朔州马邑,西夏在河西走廊建军马场,蒙古在太卜寺旗建御马场,都说明了各朝代对马的重视!

此为马肉少吃之故!

马肉为什么很少吃

一、在古代,马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匹数量质量是国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政府大力提倡鼓励养马,马广泛用于军事、生产、生活,既可以单匹使用,也可双匹、三匹使用,在我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初期,后随着交通业的发展,车、运力大量增加后才逐渐改变,马的重要性不再显现,许多农村都很少养马。

二、马是地位、财富的象征,在古代,是值钱的,特别名贵品种价格更高,一般贫苦家庭根本有不起马,而帮达官显贵养马牵马、帮地主老财放马养马也是能保障基本生活的。

三、借马喻人,最有名的是田忌赛马、伯乐相马,赛马相马既是选择良种马的方法,当然也应该是选择人才的好方法。许多怀才不遇的人才,往往借酒浇愁,感叹不遇明主,无法施展才能。

四、在古代,人们对是非常有感情的,除非万不得已,比如马严重受伤,粮食断绝,一般是不杀马吃的,当然,有不少朝代规定,马和牛一样,宰杀必须有审批手续。

其他观点

马肉肉质鲜嫩,脂肪少,营养价值高,具有恢复肝脏机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力等诸多功效,但是人们却很少食用。

第一:马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交通情况差异较大,马可以拉马车、驮东西,所以大家就舍不得吃,马也成为财富的象征。

第二:马肉加工麻烦,口感却没有其它肉的好。马的宰杀比较麻烦,做法也比较单一,主要是烹炒,不像牛肉、羊肉那样做法较多;而马肉肉质较粗,口感没有其它的肉那样好,所以吃的就少了。

第三:马的生长较慢,所以养殖周期长,导致了马肉要贵一些。养马的周期时间较长,能出栏的马一般要5到6年,销售马肉换回来的经济效益又低,所以很多人就不愿去养马,或者只养经济价值更高的马,比如养殖赛马等。

第四:马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伙伴,所以很多人不舍得吃。特别是在古代,马作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没有之一,什么八百里加急,什么一人一马为一骑等,基本上都与马有关,所以人们对马有着很重的感情,也就舍不得吃了。

第五:可能和各地的风俗有关,有些地方喜欢吃,而有的地方就不食用马肉,而是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物的追求也出现了多元化,马肉产品也多种多样,比如说出了马肉茶、熏马肉、马肉干、马肉饺子、马肉香肠等,以满足人们不同口味的需求,只是对马肉的食用还是远没有牛、羊等那样普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