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吊桥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可是,如果这时遇到一个异性,很容易在慌乱中认为对方就是自己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进而产生感情。简而言之,就是危险或者是刺激性的情境能够促进双方的感情。
心理学家阿瑟·阿伦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安排一位漂亮女性站在一座高高的吊桥中央,让一些单身男士通过,并给这些男士留下女方的电话号码。
同样的实验也在一个只有十英尺高的小桥上进行。
结果显示:吊桥上有一多半的男士给那位女性打了电话,而小桥上仅有两人打了电话。
类似的情形在电视剧《女心理师》里也曾出现过:
女主贺顿和叶家辉逛街时,为躲避一对飙车的情侣,叶家辉赶忙护住贺顿,两人脸红心跳,以为恋爱来临。
这便是著名的心理学现象——吊桥效应。
是指:一个人在提心吊胆时会不自觉地心跳加速,如果这时正好碰到一位异性,就会把这种心跳加速的反应错当成心动的感觉。
简言之,外界的刺激会让大脑混淆事实和情感,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人这一生充满着不确定,吊桥效应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若因为外界的左右,而忽视内心真正的声音,很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
认清现实,看清自己,杜绝吊桥效应的影响,人生才能实现正向循环,持续向好。
不要掉入“吊桥陷阱”
先来看一张图片,左图和右图里中间那个字符是B还是13?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依据本能判断:左图是B,右图是13。
因为左图都是字母组合,而右图都是数字组合。
但抛开其他字符对我们的影响,为何左图不可能是13,右图是B呢?
《思考快与慢》中有句话:
“人类的大脑具有惰性,在制定和做出重要决策时,容易落入意想不到的思维陷阱。”
过分在意外界声音,从而丧失自己的理性判断,你便掉进了“吊桥陷阱”。
比如:
大多数人都选择买一件衣服,你也加入抢购大军;别人大量囤积生活用品,你也盲目跟风;
你已经拿定某个主意,有人出来反驳,你又开始质疑自己……
把这些本该自己做决定的事,交给外界的声音,在“生活的吊桥”上摇摆,你将很难有所作为。
提升理性思考能力,挣脱生活中的“吊桥陷阱”,才有可能过上真正想要的人生。
《平原上的摩西》作者双雪涛,一毕业就进入银行工作。
在别人看来,这是无比令人称羡的职业。
可对于热衷写作的双雪涛而言,枯燥安稳的生活却是一种精神折磨。
于是,他不顾周围人诧异的目光,勇敢去追求自己的热爱,不久便凭借处女作《翅鬼》斩获首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
听从内心的声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专属自己的路,才是生活本该有的样子。
巴菲特也曾透露过自己成功的秘诀:
“很多人比我智商高,但我做事更加理性。
你必须能够控制自己,不要让外界左右你的理智。”
在这个信息冗杂、多重价值共生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不会掉入“吊桥陷阱”。
学会甄别和辨别,聆听内心的声音,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不能沉迷“吊桥循环”
听说过一句话:
“学会放下一切与当下无关的事,你要做的就是活出自己。”
扎心的话语,揭露了生活的真相。
在感性和理智之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结果只会徒增烦恼和内耗。
绘画大师齐白石有过一段经历。
齐白石出名后,很多朋友都上门找他免费画画。
因为是朋友,他一开始不好意思拒绝。
但是无偿画画,自己既没时间也没精力,最后弄得自己疲惫不堪,还生了一场病。
这场病,让齐白石想明白了。
于是他在客厅贴出“告之”:
“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
“告之”一出,朋友们就不好意思再开口索画,齐白石也终于“轻松”下来。
世界本就纷繁复杂,过分在意,过度关心,过于迁就……都是让外界凌驾于自己之上,逼迫自己顺应改变。
一味地跟着“外界的意见”走,结果往往事情没办好,自己也很快便“垮了”。
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
“我们的能量很大,只是损耗在冲突、恐惧、焦虑当中。”
一个人最大的自律,从拒绝消耗开始。
依靠理性,去做该做的事,才能走出“吊桥循环”的迷局,过上顺意的人生。
正确运用“吊桥效应”
- 停止比较,重新定义自己
培根曾说:
“我们总习惯在比较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嫉妒和失落也随之而来。”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活在他人的标准里很累,制定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才是明智之举。
前段时间,演员张小斐获得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影后,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但是,当她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时,因为各种原因,同班同学都去拍电影/电视剧,只有她一直跑龙套。
后来贾玲找到她,张小斐没有执迷于“明星梦”。
而开始从喜剧演员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地磨砺自己的演技,最终实现了电影梦。
自己,才是命运的掌舵者。
不要在意他人眼光,也不要和任何人比较,而是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想做的事。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从现在起,停止比较,静下心来找到自己的擅长和热爱,坚定不移地保持行动力,你也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 放低自己,从小事做起
很多人得不到想要的,是因为面对巨大目标时,往往产生恐惧感,从而不知如何下手。
其实,与一次性的大目标相比,真正改变自己的却是那些长期坚持的小行动。
《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2012年开始,盖斯每天至少做1个俯卧撑,这也是他的第一个微习惯。
两年后,盖斯拥有了梦想中的健硕体格。
伴随着身体方面的逐步改善,他把“微习惯的力量”运用到了生活的各个层面:
长久的坚持下,他写的文章比过去多了4倍,读的书比过去多了10倍……
这些切实的改变,也是他的作品《微习惯》的灵感来源。
正如他在书里所说:
“微习惯会强迫你迈出第一步,因为这实在太简单了。
即使你迈出这一步后马上就回到了舒适区,明天仍然会走出来,你最终会迈出第二步。”
微小的习惯拥有巨大的力量。
放低自己,从小事做起,每一次小目标的达成,会创造出更大的动力和热情,从而形成积极循环。
- “制造吊桥”,督促自己成长
有句话说:
“保持有规律的输出,倒逼自己输入,才是最直接的成长方式。”
外界的“吊桥”会扰乱思绪,但在可控范围内“制造吊桥”却可以激励自己更快、更好地进步。
被誉为“经营之神”的稻盛和夫在创立京瓷的时候,曾接到一批美国电脑巨头IBM公司制造“IC用集成电路基板”的大宗订单。
如果仅按当时的技术考虑,根本不可能完成。
做?还是不做?
稻盛和夫这样告诉自己:
“虽然接下订单的时刻,凭我们的制造技术,难以通过IBM的检验。
但经过努力,将技术提升以后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就这样,用目标反向激励自己的稻盛和夫,如期完成了订单,京瓷集团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
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触发点为自己注入不断向前冲的能量。
所以,抓紧行动起来吧。
用目标激励自己,并认真投入进去,收获更高层次的成长。
▽
知乎上有个提问:
“如何做到冷静理性,而不被情感冲昏头脑,蒙蔽双眼?”
有个高赞回答说:
“当你的见识、阅历足够广泛,你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好,才会看得更清楚,思考得更理智。”
人和人之间,真正的差异体现在认知上。
对待自己、他人和周围的事物,看法不同,行为也会不同,得到的结果自然不一样。
正确定义自己,不被外界蒙蔽头脑,不再进行自我消耗,才能摆脱“吊桥效应”的负面影响,抵达想要的人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