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鞭效应是什么意思(名词解释)

“牛鞭效应”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上很像一个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

还记得一年前的全球供应链大混乱吗?当时疫情引发的供应缺口问题喧嚣尘上,美国零售商、批发商恐慌性抢购货源来补充库存,生怕无货可卖。

然而,德意志银行策略师Luke Templeman在当时就预言到,供应链的“牛鞭效应”迟早会冲击美国经济。

什么是“牛鞭效应”?

当终端需求下降导致零售商累库需求不足时,就会出现“牛鞭效应”。这时因零售商订单不足,批发商会进一步降低库存来应对,而上游制造商则会更加放慢生产速度以因对需求下降的影响。

而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终会被打破。

随着终端需求的回升,零售商会迅速订购货品来补仓,通常所订购的数量都会超过实际需求,那么就会导致批发商和上游制造商出现供给短缺,因此引发终端产品价格上涨,进一步刺激产量上行。

而最终货物产量会远远超出终端需求,致使产品价格出现下跌。供给和需求会在不断的拉扯中将上述过程循环往复,直至达到平衡。

去年5月以来,美国零售商与批发商在库存的管理上开始出现“牛鞭效应”。

具体来说,当时零售商将库存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并高于批发商库存。之后来自亚洲的供应链被新冠疫情所冲击,零售商开始产生恐慌情绪,大举增加订单来补充库存。随后疫情管控导致需求暴跌,库存也随之下降。

在“牛鞭效应”开始之时,Templeman曾经表示:

由于零售商的库存水平已降至数十年来的低点,随着经济复苏和被压抑需求的释放,许多企业可能没有足够的库存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尤其还因为,零售商比过去几十年更加依赖即时供应链。

而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去年5月会爆发一轮历史性通胀,因为库存崩溃和供应链堵塞导致零售商和批发商难以补库,而这导致终端商品价格不断冲高。

然而这个情况在一年之后发生了大逆转。

正如摩根大通最新的供应链拥堵监测报告所示,停靠和接近洛杉矶及长滩的船只数量在一月份达到高点,并且现在已经回到了疫情大流行初期的水平。

而这些都反映出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牛鞭效应”即将终结:曾经急剧下降库销比大幅逆转,在经济骤然降温之时供应迅速通畅。同时“核心”产品价格几乎在一夜之间暴跌,而非核心产品(食品和能源)的价格却在直线飙升。

货运技术公司在周五解读沃尔玛、塔吉特双双暴雷时曾对此指出:

根据密歇根州分析的政府数据,家具、家居用品和电器、建筑材料和园艺设备,以及包括沃尔玛和塔吉特在内的被称为“其他一般商品”的类别均报告了更高的库销比。

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密歇根州立大学Eli Broad商学院物流系教授Jason Miller表示,随着货运浪潮的继续发展,“变化发生得很快。截至去年11月,库销比仍处于疫情之前的水平”。但是从那时开始,库销比开始暴涨。

Miller表示,他预计零售商订单量将“降温”,虽然经通胀调整后的销售额保持不变,但零售商仍希望减少现有库存。他还预计,零售商还会推出打折计划,以求快速消耗库存。

简而言之,在需求受到巨大冲击的情况下,零售商正在争先恐后的降低库存,而这会直接导致货运业衰退。德意志银行运输分析师Amit Mehrotra在上周二报告中表示,这或将导致货运量在未来数月甚至数个季度出现下降。

当然并不是每种商品都会下降,比如大宗商品的“牛鞭效应”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逐渐显现出来,可能会持续数年,而目前他们的上涨周期才刚刚开始。

然而,其他商品—比如沃尔沃所卖的货品—的价格即将出现断崖式暴跌,可能会上演自金融危机以来从未有过的景象。毕竟零售商已经开始自愿降库存,这在十多年来未曾见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