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吻鲨(学名:Mitsukurina owstoni)是剑吻鲨科、剑吻鲨属鲨鱼。
剑吻鲨还没有灭绝。2004年,剑吻鲨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低危物种,虽然很少见到剑吻鲨,但就其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的情况来看,加上它很少作为副渔获物被捕获,故此推断并没有出现灭绝的合理危害。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指出,剑吻鲨最大的敌人将会是狩猎、意外死亡及水污染,如今并没有采取行动来保护剑吻鲨。
剑吻鲨,有时也被称为欧氏尖吻鲛,这实在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深海物种。这种鲨鱼颜色是粉红偏白色的,翅膀显出蓝色,拥有富弹性的皮肤。它是鲨鱼中最稀有的种类之一,没有人理解它为什么会长成这幅样子,它长长的鼻子对它捕食猎物根本就是一个障碍,但或许它可以帮助探测猎物的存在。
剑吻鲨(学名:Scapanorhynchus)生活于白垩纪时代。它们的外观与现存的欧氏尖吻鲛非常相似,故有学者将欧氏尖吻鲛重新分类在剑吻鲨属中。但是,大部份的鲨鱼专家均认为它们有足够的分别来成立另一属。
剑吻鲨有一扁长的吻,锋利及锥状的牙齿,非常适合来捕捉鱼类或撕开猎物。
鼠鲨目(Lamniformes)箕作氏鲨科(Mitsukurinidae)罕见动物。虽绝灭种的化石多有发现,但根据数尾标本得知现存种仅存一种︰Mitsukurina owstoni。剑吻鲨与锥齿鲨近缘。大部分现存种的样本系从日本附近的深海中捕获。有长而突出的额刺,牙突出,尾鳍延长似与之有亲缘关系的长尾鲨。体长可达3.4公尺(11呎)。
剑吻鲨有时被称作魔鬼鲨,它的大鼻子当然也与这个名字相吻合。这种拥有蓝色鱼鳍片和强韧皮肤的鲨鱼是最罕见而且最难以捉摸的鲨鱼之一,而且没有人真正了解它拥有长鼻子的原因。长鼻子在捕捉猎物时特别没用,或许它可以帮助鲨鱼探测电信号。
体延长而呈圆柱形。吻突出似短剑,故又称为剑吻鲨。眼小,两颌显著突出;口近端位;两颌齿同形,有棘状齿冠,末端尖细,齿基部宽,有2齿根。鳃孔之後缘皆位于胸鳍基部前方。两背鳍等大,但小于腹鳍和臀鳍;胸鳍小型,後缘圆形;尾鳍不呈新月形,背侧叶长,约略等长于体长之一半;腹侧叶不甚发达。尾柄扁平,不具侧脊或凹槽。脊椎总数为122-125。
剑吻鲨(Goblin Shark)非常罕见,这对于我们来说并非坏事。剑吻鲨生活在海面以下数千英尺深处,拥有半透明皮肤,这令其身体呈桃红色。研究人员认为,剑吻鲨头顶奇特的剑状物内有一套先进的电感受器系统,帮助它们在漆黑一片的海洋深处寻找猎物。与其他许多深海鱼类一样,剑吻鲨采用“真空吸尘器式”摄食方式:一旦靠近猎物足够近,剑吻鲨就会将它们吸入嘴中。这听上去有些令人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剑吻鲨的外形更加奇异,有时,它们看上去酷似科幻电影《异形》中的怪物。
栖所生态: 这是生态习性所知有限的一种底栖性大型鲨鱼。大部分的记录显示其栖息于大陆斜坡约270-960公尺深的海域,但亦曾被发现于深达1300米深处。最大体长可达385厘米。
主要发现区域包括西大西洋:圭亚那 、苏里南 法属圭亚那。与东大西洋: 法国(比斯开湾) 、马得拉群岛、几内亚湾、葡萄牙与南非。西印度洋: 南非外海及莫桑比克。西太平洋: 日本、台湾岛、澳洲 (澳洲南部, 新南威尔斯) 、新西兰。东太平洋:南加利福尼亚海域。台湾发现于东部的花莲外海。
剑吻鲨的数量其实要比人们想像的多得多,样本少的原因可能是这种鲨鱼一般生活在数百米深海处,不容易被捕捉到。在1995年5月到1996年10月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用底刺网捕捞,在东京海底峡谷100~300米深处抓到了大量的剑吻鲨——多达125条。
2003年4月,在两周内于台湾海域捕捞到了100多条剑吻鲨。虽然被捕获的这些剑吻鲨都已经死了或很快就死了,但是没有一条是爆炸而死的。而且还有被活捉的。2007年1月25日,在东京湾有一条剑吻鲨被活捉,被送到东京海洋公园展览,两天后死亡。2月,又有一条剑吻鲨被活捉,在日本东海大学海洋科学博物馆养了一周后才死亡。它们也都不是自爆死的。
当然,像所有其他动物,剑吻鲨在被捕获时,也会猛烈挣扎,试图咬破渔网逃生,在挣扎中往往会让它们的头部发生一定的变形,这曾经导致某些剑吻鲨样本被当成是新发现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