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现一次(一颗大约以76年为周期的彗星)

1、哈雷彗星大约76年-79年出现一次。
2、因为主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哈雷彗星的周期变更,陷入一个又一个循环,非重力效果(靠近太阳时大量蒸发)也扮演了使它周期变化的重要角色。从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哈雷彗星公转周期在76.0(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间变化。
3、哈雷彗星下次过近日点为2061年7月28日,也就是人类可以在这一年能再次目睹哈雷彗星的样子。

1986年2月9日,哈雷彗星又一次如期回到太阳的身边,当时,欧洲空间组织、日本和前苏联等国的科学家,纷纷将他们设计制作的探测器发射往太空,飞向彗核进行实地探测,并抓回一些彗核物质进行化验,试图彻底弄清这庞大而空虚的怪物内部的奥秘。

哈雷彗星每隔76年就要光顾地球一次,1986年,它刚刚离开地球,下一次的回归,也就是2062年,很多朋友们有幸能再次目睹它的风采。由于哈雷彗星就像一列准点的列车一样定时光顾地球,有人生动的戏称,它像远嫁的“姑娘”一样,每隔76年回一趟“娘家”。

哈雷彗星的得名是为了纪念17世纪的伟大天文学家—哈雷。正是他以睿智的目光发现了每76年就会回归地球一次的这颗彗星。

哈雷于1656年11月8日出生于英国伦教的一个富商之家。他真正从事天文学研究,开始于1676年。当时,20岁的哈雷正在牛津大学四年级读书,他听说当时所有的天文研究机构都在北半球,而南方美丽的星空从未被人认真观测过。于是,他下定决心,抛下学业到南半球去,以自己的观测填补这一空白。

1676年秋天,哈雷与两名青年助手搭乘一艘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扬帆南下,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航程,到达了南大西洋的圣赫勒纳岛。这个小岛远离英国11000多公里,岛上只有几百个居民,没有商店,没有旅馆,生活十分艰苦。在那里,哈雷和助手们克服种种困难,建成了南半球上的第一个天文台。

艰苦的观测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哈雷测编成第一个南半球星表——《南天星表》。星表一经发表,哈雷声名大震,23岁的他由此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682年,哈雷正在圣赫勒纳岛进行南天观测,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怪象:它披头散发,拖着一条摇曳不定、变化多端的尾巴,放射着时而血红、时而金黄、时而灰白色的光芒。这个怪象突然出现在天空,又神秘地消逝在茫茫的宇宙深处。这怪物就是中国民间所说的“扫把星”,天文学学名叫“彗星”。

当人们都用惊恐的目光看着这个昙花一现的怪物,心中充满着无尽的恐惧时,哈雷却连夜对这个一生差不多只能见到一次的怪象进行观察,以期获得更详细的观察资料。

后来,哈雷受聘于牛津大学,致力于彗星的研究。他大量收集了历史上关于彗星的观测资料,并且对1337年一1698年期间观测到的24颗彗星的运行轨道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168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与1531年、1607年出现的彗星的运行轨道十分相似。

哈雷又敏锐地注意到:1607-1531=76;1682-1607=75。这表明这3颗星出现的时间间隔十分接近。于是,哈雷猜测这3颗星也许并不是大家以为的3颗不同的彗星,而是同一颗彗星3次经过那里。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哈雷又开始分析更早的彗星历史资料,果然又发现每隔75~76年就有一颗明亮的大彗星出现。哈雷又对这颗基星的运行轨道作了长达几个月的计算,这次更为精确的计算取得了振奋人心的结果,这颗星在运行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与历史上的记录完全相符合。

1720年,哈雷就任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这时,他正式公开宣布自己的发现:人们于1682年观测到的那颗大彗星,实际上就是1607年出现的彗星又一次回归。最后他还预言,这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

哈雷的预言震动了整个欧洲。

1758年,哈雷已离开世界16年,但人们没有忘记他的预言,纷纷瞩目星空,等待着哈雷彗星的回归。

12月25日,圣诞之夜,当人们在烛光装点的圣诞树下欢度节日之际,壮观的彗星出现在天空!它就像一列准点到站的火车,拖着一条长长的扫帚般的尾巴,沿着天文学家们测算出的轨道,从宇宙的深处穿越一个个星座,光临我们地球附近,又在人们的目光中,向宇宙深处疾驶而去。

哈雷彗星预言的证实,昭示了科学那磅礴万钧的魅力,和人类对于浩瀚宇宙的向往与探索。对慧星的本质也由此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人类存在的渺小,思想无穷的巨大,对于探索,人类有着无尽的能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