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区别(神秘的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都被认为是彗星的来源,总有人会将它们混淆,但实际上奥尔特云是一个更加遥远的球形区域,它包围着太阳系,包括了柯伊伯带,是冰冷的彗星状物体。在我们太阳系中,奥尔特云是最遥远的地区,也是预测的“冰系物体”集合,远远超过太阳系中的其他物体,即使是奥尔特云中最近的物体距离太阳的距离,也被认为远远超过了柯伊伯带的外围。

神秘的柯伊伯带,到底是太阳系的保护圈,还是隔绝人类的界限?

引言

你知道吗?太阳系的边界是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要知道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在宇宙环境中不过是一个极小的区域,人类所在的宇宙中,有着太多未知的奥秘等待着人们一探究竟。

柯伊伯带

2019年1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新视野号太空飞船在元旦凌晨时飞过位于柯伊伯带的、被人们称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显然柯伊伯带中掌握着人类理解太阳系起源的关键信息,随后,科学家们发现了1000颗左右柯伊伯带天体,最终确定了柯伊伯带的存在。

1、 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

第一个柯伊伯带天体位于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通常来说,我们所谓的小行星带,它与人类相隔的距离十分遥远,然而位于宇宙中一个区域内的柯伊伯带,更是真切的令人们感受到了宇宙之大。

因为位于太阳系最外围的柯伊伯带中有着成千上万的小行星。

值得一提的是在柯伊伯带以外,还有一个极其巨大的奥尔特云,是太阳系最外层的"壳",更惊人的是奥尔特云的尺寸已经远远超过了柯伊伯带,而矮行星冥王星就位于此地,它是柯伊伯带中最著名的"漂浮"物体,故而也被称为柯伊伯带物体,其实宇宙中还有众多神秘莫测的天体,或许它们只是还未被人类发现罢了。

2、 柯伊伯带存在着不可弥补的缺陷

科学家们测算得出,柯伊伯带的小行星数量众多,其中包含了众多冰封物质,除此之外,它还是太阳系内短周期彗星的发源地,其总质量比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的20-200倍,虽然它包含的小行星数量众多,但对比恒星和行星产生的必备条件来说,它仍然存在着不可弥补的缺陷。

柯伊伯带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 其一是星际物质密度极低

从柯伊伯带的分布区域来看,它的横跨宽度为约30-50个天文单位,该宽度大约是小行星带的20倍以上,因此使得小行星之间的距离甚至远远低于小行星带。

· 二是缺乏核聚变的相应原料

对于原始恒星的形成来说,其吸收的最轻的氢元素含量至关重要,否则恒星能够激发内部核聚变的条件就会变得更加苛刻,然而柯伊伯带中的氢元素含量却显得十分低,该元素基本上都被太阳和邻近的气态行星瓜分完毕,故而失去了聚合作用下形成原始恒星最起码的条件。

· 最后是引力的作用效果有限

由于柯伊伯带距离太阳和其它恒星系来说是十分遥远的,因此它受到的万有引力作用非常有限。再加上小行星之间的平均距离很远,从而使得引力波动可引发的小行星之间的碰撞几率远远低于小行星带,相互之间发生聚合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其中更多的是通过碰撞改变运行轨迹,或是分解为质量更小的小行星。

三、柯伊伯带的形成

要知道任何一个新恒星的形成都离不开一团浓密的星云气体,仅有通过星云的不断运动和在襁褓中心的恒星引力,星云才会在自我集中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中心的主恒星,然后再形成一个原行星盘,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构成了如今类似于太阳系一般的稳定结构。

新恒星的形成

也就是说主恒星进入蓬勃的生命周期,释放的能量保持稳定时,各个环绕的行星系统也将按照比较稳定的轨道围绕主恒星运转,从而构成了一个稳定的星盘。

然而属于柯伊伯带这片星云最外围的奥尔特星云,人类对如何界定它的定义范围感到莫衷一是,更惊人的是,NASA甚至将其定义到了近两光年外的范围,几乎是人类抵达比邻星距离的一半,属于奥尔特星云这一原始星盘外围的柯伊伯带,其范围相当于太阳系主行星区域与外围残留星云奥尔特云的交界地带,与奥尔特云的规模相比如同原子核对比原子,不得不说,目前人类对柯伊伯带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

四、1992年,人类才发现第一个柯伊伯带天体。

过去天文学家始终认为此处空无一物,是太阳系的尽头,后来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计算能力的提高,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的概念才逐渐成型并被相继证实。

成熟的柯伊伯带理论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爱尔兰裔科学家艾吉沃斯提出、荷兰美籍科学家柯伊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套天文研究体系,由于当时的观测条件不足以直接掌握和发现遥远的柯伊伯带的实际证据,从而导致1992年,人类才发现第一个柯伊伯带天体。

柯伊伯带

目前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不断增强,人类也在柯伊伯带中发现了更多的小型天体,天文学家估计后得出,人类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恐怕只是小小的冰山一角,因为那里的天体数量很有可能超过10亿颗,而直径超过100千米小行星数量可能高达35000颗,如此看来这着实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五、旅行者一号飞出太阳系的日光层,发现柯伊伯带保护圈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为了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深处,美国宇航局向外太空发射了两个星际探测器,分别是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有趣的是这两个探测器上携带了有关人类的信息与地球位置的金唱片,科学家们这样做是方便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命找到上述两个星际探测器,还可以将人类的信息告知外星智慧生命,这样做实际上也是一种"赌注",因为人类并不知道外星生命智慧是否友好。

经过30多年的飞行,旅行者一号和二号相继到达了太阳系的边缘,振奋人心的是旅行者一号如今已经飞出了太阳系的日光层,随后科学家们宣布旅行者一号已经飞到了太阳系的边缘,后来旅行者一号还在太阳系的边缘发现了柯伊伯带,并在柯伊伯带还发现了一层类似护圈的东西。

因此有人认为,太阳系正是因为这个护圈,才得以免受太阳系以外宇宙的各种威胁,令地球与整个太阳系的行星相对来说更加安全,倘若该太阳系的保护层真的存在,这将意味着尼古拉特斯拉的推论是正确的,那么尼古拉特斯拉指出太阳系是人造的,这句话真的可信吗?

费米悖论曾指出外星生命无处不在,外星文明也是如此,由于人类始终找不到外星文明,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实验室假说,该假说表明人类是外星人的实验品,甚至连地球也是如此,人类也始终处于一个禁锢的世界中。

倘若实验室假说是成立的,那么尼古拉特斯拉提出的理论无疑也是正确的,届时人类的世界观也将因此彻底颠覆,因为此时的人类已然得知,他们所在的太阳系是由外星人创造的,实验室的边界是位于柯伊伯带的神秘护圈,也是人类与外面真实世界的界限,它保护人类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同时,也方便了外星人对人们进行观察试验。

六、在柯伊伯带中,发现很多的小行星

回到柯伊伯带中,人类最为熟知的莫过于冥王星,它有时因轨道的原因会位于柯伊伯带的最内侧,2005年的行星降级划分中,人类发现了一颗个头巨大的天体"阋神星",当时科学家们估算后得出其直径略大于冥王星,并且非常满意地将它定义为第十大行星。

10年后,美国宇航局重新计算测量它的直径结构后才发现曾经的错误,因为阋神星实际上略小于冥王星,为此国际天文学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将阋神星及冥王星全部拉下马,重新为它们量身定制个一个名字,即矮行星。

如此看来,即使是个头偏大的冥王星也无法重新定义回到行星的级别中,令人意外的是两个月后,天文学家又在柯伊伯带发现了另一颗巨大天体鸟神星,它的表面积甚至不及我国的国土面积,这难道也能称为第十一大行星?

通过后期观测,人们发现鸟神星拥有一颗卫星,它是一颗直径约为160公里的小行星,继2005年再次发现了妊神星后,人类陆陆续续的在柯伊伯带发现了10余颗矮行星,它们的直径大多为1000公里左右,人们很难想象,柯伊伯带这块寒冷的区域中强烈的死亡既视感,因为这里到处都是漂浮着的寒冷结冰的天体,被无情踢出行星序列的小家伙冥王星也是其一。

实际上,在这条寒冷的柯伊伯带中有着大量的岩石和水冰,还有许多冰冻复合物,例如氨气和甲烷。

也令人们十分好奇,这条围绕在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到底是怎样出现的,有天文学家认为柯伊伯带的冰封天体是太阳系形成阶段遗留下的剩余部分,与小行星带和木星的关系较为类似,倘若没有海王星,该区域的天体也会形成一个行星,后来由于海王星的重力扭曲了这一区域的空间,从而导致那些冰封的天体无法合并成一个大型的行星。

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说法仅仅是一个猜测,这是因为在人类观察的恒星系中,这类情况很少出现,甚至几乎不存在。

你知道吗?位于太阳系最外围的柯伊伯带,之所以名为"带",是因为这里是由一群不可估量的小行星组成的一个星带,由于这些小行星的直径相对较小,不足1000米的它又因距离太阳颇远、光亮不足等原因,导致人类未能发现这一行星带。

直到近代,在卫星的协助下,人类才真正发现了位于柯伊伯带的小行星带,并且发现它的范围异常广阔,至于数不胜数的星星为何位于太阳系的边缘,科学家们至今也未能明白,对此,小伙伴们是如何看待的?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感谢观看本期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