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为什么被杀(周亚夫之死)

周亚夫之死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封建王朝的悲剧。由于周亚夫性格耿直,为人没有城府,导致他遭到了汉景帝的猜忌。在汉景帝看来,周亚夫的行为就是居功自傲,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这样人虽然有能力,却对江山社稷是个威胁。皇帝最怕的不是有能力的人,而是惧怕那些既有能力,又不能驯服的人。

公元前143年,条侯周亚夫被捕入狱,他因不堪忍受羞辱,在狱中绝食五天,结果呕血而死。汉景帝刘启闻讯,下诏削去周亚夫的爵位。众所周知,周亚夫是西汉名将,深得汉文帝的赏识,他在汉景帝时期,率军平定七国之乱,保住了汉景帝的皇位,堪称是汉朝的功臣,为何却被汉景帝害死呢?

周亚夫出身显赫,算是“官二代”,他的父亲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当年汉文帝就是周勃等人选择推立。周勃死后,爵位由其子周胜之承袭,但是周胜之娶了公主,和公主的关系很差,后来“坐杀人,国除”。于是,汉文帝在周勃的儿子中选择了担任河内太守的周亚夫,“封为条侯,续绛侯后”。

​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进犯北部边境,汉文帝调集三支军队到长安附近布防。之后,汉文帝亲自检阅这三支部队,他发现前两支部队混乱不堪,惟有周亚夫的军队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警报解除后,汉文帝升周亚夫为中尉。汉文帝临死前,对太子刘启说:“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没想到汉文帝一语成谶,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由于削藩令的原因,吴楚等七国发起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立即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统率全国军队平定叛乱。当时,七国叛军声势浩大,拥兵数十万之多。但周亚夫一眼就看到了叛军的死穴,“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最终周亚夫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彻底平定了七国之乱,既稳定了汉朝的统治,也保住了汉景帝的皇位。汉景帝自然要嘉奖周亚夫,封其为丞相,“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可以说此时的周亚夫已经达到了人生的顶点,“封侯拜将,出将入相”,然而他因耿直的性格,与汉景帝发生矛盾。

首先,汉景帝打算废掉太子刘荣,遭到周亚夫的强烈反对,“景帝由此疏之”。其次,由于在“七国之乱”中,周亚夫没有第一时间援救梁王,从此得罪梁王,“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之后,汉景帝在窦太后的建议下,打算封皇后的哥哥为侯,在与周亚夫讨论时,发生了不快。

​周亚夫搬出了刘邦的遗训,“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汉景帝默不作声,只好放弃。后来,匈奴的五位王投降汉朝,汉景帝打算封侯,再度遭到周亚夫的反对,但这次反对无效。没过多长时间,周亚夫“以病免相”。

有一次,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櫡”,其实他是在考验周亚夫。没想到耿直的周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结果这场聚餐不欢而散,汉景帝看着周亚夫的背影说了一句话,“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也就是说,汉景帝认为周亚夫不是能够辅佐少主的人选,那么就必须将其除掉。

没过多久,周亚夫的儿子购买五百甲盾,打算在父亲百年后当陪葬品,结果被人告发,说周亚夫打算谋反。廷尉秉承汉景帝的旨意,“侵之益急”。刚直不阿的周亚夫愤而绝食,最终死在狱中。

参考资料:1.《史记》;2.《汉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