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森林法则什么意思 成立吗(谁提出的)

罗辑,刘慈欣长篇科幻小说《三体》系列人物。黑暗森林法则在《三体》系列中共有四个版本,分别为:叶文洁-罗辑理论、咒语实验理论、概率理论和宇宙战争理论。
认为黑暗森林理论不成立,只是忽略了《三体》的宇宙观而得出的推论。不同的世界,规则是不一样的。在《三体》的宇宙观里面,黑暗森林法则是完全成立的。
然而,黑暗森林法则不成立,因为修改了参数,讯号发源和攻击发源,不可被侦知,在随意灭掉星球的技术背景下,这个设定不合理。

很多年前,当我看到写字楼电梯间的显示屏通过楼宇广告竟然成了一门大生意的时候,我就在想,由于写字楼内基本上都是白领阶层,等电梯又跟坐飞机一样都是垃圾时间,因此这个时候的广告效应也最好,这并不复杂啊,为什么我就没能想到呢?

仔细想想,牛顿通过砸到头上的苹果发现万有引力,阿基米德通过洗澡发现浮力定律好像也挺简单的,虽然这两个故事的真实性大大存疑,但推导出类似“两点之间确定一条直线”也不难,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呢?

所谓公理,就是无需证明就确定无疑的底层逻辑,它极度简练却又高度抽象,是自然科学中最最特殊的存在,往往需要最聪明绝伦的人才能发现,并以此为基础,推导出影响人类走向的规律。

《三体》三部曲中的脑洞很多,但是把黑暗森林法则排在第一位或者前三位,应该没有人反对,毕竟这可以说是这部宝藏之书的根本之一了。它既是对于第一部的解释,又是第三部的基石。

科幻小说之所以称为科幻,是因为它具有科学性,因此经常也会提出一些所谓的公理、定律(非常少),当然我们不能对科幻小说家抱着太高的期望,毕竟大部分科幻小说只是披着人类故事外衣包裹上一层科幻元素的光芒而已,比较典型的是《基地》系列,基本上就是人类王朝的兴衰的银河版本,把庞大的宇宙分割成区域还被叫成行省,多少感觉有点奇葩;还有的科幻写的明明是宇宙,却还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比较典型的是经典科幻著作《银河系漫游指南》,其设定竟然是“外星人正在建造银河系高速公路,而地球是阻挡工程进展的障碍物“,既然已经在宇宙这个范畴中了,难道还非要走三维直线吗?

在众多科幻小说中,比较喜欢设定公理、定律的是科幻大师阿西莫夫,他在《基地》系列中借助弗洛伊德的研究用词,创造了一个心灵史学的研究学科,成为故事推进的主干,当然更有影响力的还是在这部小说中,他提出了伟大的“机器人三大定律”,直到目前,这个看起来非常粗糙的定律还影响着后来的科幻小说,甚至应用到了当前人工智能的研究当中。

但是当《三体》的“黑暗森林法则”出现之后,可以说所有科幻小说所提出的公理,定律,包括最璀璨的“机器人三大定律”都变得黯淡无光,如同皓月之于荧光。对于黑暗森林法则,你可以提出异议,你可以吹毛求疵,你也可以提出千百条反证,但是你无法否认它的凝练、深刻以及所呈现出如同“麦克斯韦方程组”那般的神秘美感。

毫无疑问,大刘所提出的以黑暗森林法则为基础的“宇宙社会学”这一学科必将对全球的科幻文学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

那么,到底什么是黑暗森林法则?其实书中并没有出现一个完整的解释,大部分只能从第二部黑暗森林的开篇“墓地谈话”以及终极对决前的“暗夜谈话”中以及零零散散的信息中自己抽离,下面我们简单来描述一下。

黑暗森林法则文艺的描述是: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真实图景。

下面关于它的正式描述就不那么令人愉快了,相反有点烧脑。

叶文洁在墓地谈话中首先阐述了宇宙社会学的基本背景:假设宇宙中分布着数量巨大的文明,它们的数目与能观测到的星星是一个数量级的,这些文明构成了一个总体的宇宙社会,宇宙社会学就是研究这个超级社会的形态。

在我们眼中,星星都是一个个的点,宇宙中各个文明社会的复杂结构,其中的混沌和随机的因素,都被这样巨大的距离滤去了,那些文明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个拥有参数的点,这在数学上就比较容易处理了。可以像欧氏几何一样,先设定几条简单的不证自明的公理,再在这些公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整个理论体系。

然后,叶文洁说出了宇宙社会学的基本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容许我说一下第一次看到这两行字的感受:悸动)

由这两条可以推出两条重要推论:

一、猜疑链

首先,由于距离间隔以及文化、物种差异,宇宙文明间猜疑链一经形成即坚不可摧。

其次,猜疑链导致文明无法互相判断彼此之间的善恶并最终驱使两方相互敌视。

第三,猜疑链的结果与文明的具体道德取向无关。

所以,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善意还是恶意

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否会对本文明发起攻击

反之亦然。

这很容易理解,大航海时代的所谓英雄们对于土著的无情屠杀,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战争,这还是同一种族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的情况下,如果扩展到不同种族,不同星系之间,这种猜疑将会以几何级别增长,以至于产生无法遏制的恶意。

二、技术爆炸

文明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见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强大的文明。可能由内因或者外因(例如宇宙文明的交流)引发。

这也很好理解。地球诞生于距今四十六亿年,据测算,最早的地球生命最早出现在距今35亿年前,而人类诞生已经38万年,相对于人类文明的漫长发展史,最近200年可以看成是技术爆炸,人类的生产力一举超出了之前的总和,地球文明的发展加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改革开放近四十多年来,中国高速发展,已经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恐慌,无论我们如何倡导“人类发展共同体”,努力“和平崛起”,西方依旧带着警惕的眼光看着我们,何况是在一个宇宙维度上,我看到一个200光年外的恒星,已经是其200年前的样子了,再将其扩展至900多亿光年的区域中和无可计算的行星数量,那种技术爆炸的可能性几乎是必然的,无可避免的。

具体到两个文明A,B的接触。

不妨假设A先发现B。

由于公理1,两方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必须先判断对方善意恶意,“善意文明并不能预先把别的文明也想成善意的”。

(1)若A选择与B交流,则由于上述的相互判断,猜疑链形成,同时A暴露己方存在。若AB实力相当,则猜疑链后B对A构成实际威胁;若B落后于A,则技术爆炸(可能由A的交流引发)可能使B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A形成威胁。

(2)若A选择隐蔽,则B技术发展后仍会发现A,猜疑链发生,A的存在暴露,转化为第一种情况。

由公理1和猜疑链性质,得出结论:若文明A发现文明B,A只能对B施以打击。

“总结起来,一、让你知道我的存在;二、让你存在下去,对我来说都是危险的,都违反第一条公理。”

结论就是,毁灭你,与你何干!

如果你看明白了,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相当简单的“道理”,就像我开篇写道的万有引力定律和浮力定律的戏剧化发现过程,这也就是公理和定律的相同之处:简单,凝练、深刻、坚实。

而这,天才般地解释了费米悖论

费米悖论认为,古老的银河系,已有约100多亿年的年龄,而银河系的空间直径却只有大约10万光年,就是说,即使外星人仅以光速的千分之一翱翔太空,他们也不过只需1亿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横穿银河系——这个时间远远短于银河系的年龄。而且仅从数学概率上分析,在浩瀚的宇宙里,应该有着众多的类似地球的适合于生命存在的星体。并且这其中,有些星体的年龄要远远大于地球,因此,它们上面的生命进化,也要远远早于地球上的人类。那么,为什么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见到外星人呢?

按照“黑暗森林”理论,高度发达的文明都拥有“藏好自己,做好清理”的本能,所以他们不会贸然出现,更不会暴露自己的位置;而不善于“藏好自己,做好清理”的文明已经被清理了,所以我们见不到外星人。

相当自洽!

宇宙社会学与黑暗森林法则是大刘、是《三体》馈赠给整个人类的礼物,它是想象力的巅峰,是无中生有的奇迹,无疑也是迄今为止全球科幻文学中所创作和推导出来的最伟大公理,浑然天成,深刻无比。我个人感觉比机器人三大定律更伟大,“三大”充满了人类自身的妄想、狭隘和强加于人的粗暴,而黑森法则简直是浑然一体,让人感觉本该如此,至今这么多科幻小说都没有提出一个近似的东西,这应该是一个堪称伟大的贡献了。

但搞笑的是,黑暗森林法则不过是大刘在《三体》中众多脑洞中的一个比较大的火花而已,其他科幻小说有一两个脑洞就已经让人惊喜,而《三体》三部曲中的脑洞竟然多成了筛子,只能让人惊叹、惊叹、不择手段的惊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