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不点灯,后门不亮堂的意思是:如果前门不点灯,后门也就不会亮。事实上,前门是指父母做事的方式,后门是指孩子们向父母学习的方式。用这种方式解释,它与“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意思相同。
导读:俗语“前门不点灯,后院不亮堂”蕴含了什么道理?有什么讲究吗?
灯,对于我们现在人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它是爱迪生在1878年9月开始研制,1879年10月21日,电灯研制成功,他为此用了1600种材料试验。电灯的发明是伟大的,它的出现使人们在夜晚的时候可以扩大了活动范围,把黑夜变成了白昼,让人类世界大放光明,同时也让人类赢得更多时间去创造财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现代电灯科技的飞跃发展,使电灯的使用寿命不断地延长,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要是需要的地方就可安装上,尤其是农村需要的地方可能就更多了,比如除了厅堂、厢房、厨房、前后院等地,还有鸡圈、猪圈、羊圈等畜生圈养的地方。还有人们喜欢在自家的院内、大门等地挂上灯笼,即漂亮美观、还能照明,同时还有富贵吉祥的美好隐喻。只要花点电费钱,就可以达到长时间屋内外亮堂的效果。当然了人们现在的节约意识很强,一般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关掉。
但是在灯发明之前,人们的照明主要有蜡烛、煤油灯、火把、篝火、油灯等,尤其是古时候富裕人家在晚上照明的时候主要使用灯油或者蜡烛,那贫困人家只能利用大自然的馈赠了。比如篝火、火把这里火把的材料不是油就是其他物质,比如桦树皮、腐木等当然也有什么都不点的,早早的上床睡觉.因此富裕人家一到晚上就会灯火通明,如果有个什么喜事还能彻夜不熄,但是贫穷人家只能黯淡无光了.这在古时候是正常现象.比如宋朝官员陈烈的《灯题》有这样一句话:“富家一碗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碗灯,父子相聚哭”意思是悬挂一碗灯油耗费的钱,对于富裕人家来说就,像官仓中的一粒米一样微不足道。但是这碗灯油钱对于穷苦人来说,就是生活的来源,如果没有了那么父子相聚只好一起痛哭了。
古时候关于灯有很多诗句比如宋朝欧阳修写的《生查子·元夕》中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唐朝杜甫《赠卫八处士》中的“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宋朝陆游的《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等,这些文人墨客写的关于灯的诗句不仅能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生活的环境和状态,有些诗句还能反映出诗人写诗时的状态。
还有关于灯的励志故事,比如雪映窗纱的典故,说的是东晋时期有个叫孙康的由于家里穷点不起油灯读书,利用月光照在雪上发出的光来读书,并最后成功走上仕途,官至御史大夫实现了心中的抱负。还有我们熟知的出自《西京杂记》凿壁偷光的典故,说的是汉朝时期的匡衡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油灯,自己又喜欢读书,一到了晚上就没法看书,只能利用中午不干活的时间来读,因此一卷书要读很久,后来在某一个漆黑的夜晚,他从外面回家,突然发现邻居家里亮着灯,于是他就想到了在自家墙壁上掏个洞借助洞里发出的微弱的光亮来看书,后来成功走上仕途,在汉元帝时期官拜丞相。这些励志故事也能反应出当时社会中,富裕的家庭才会有灯火通明的情况。
还有关于灯的民间俗语比如“三十儿的火,十五儿的灯”、“灯下不观色,月下不相亲 ”、“灯不拔不亮,话不说不明”等,俗语是民间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很多俗语都会有含义,有警示、明理等作用。其中有这样一句关于灯的俗语“前门不点灯,后院不亮堂”字面意思就是说如果前门不点灯,后院就不明亮。如果这样理解就太浅显了,其实民间有三种引申的意义。
1. 有家族内人品道德作风的隐喻,我们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能发现家门前的点灯用的灯笼,上面的字是这个家族的姓,因此门前的这个灯也有一家之主的隐喻,如果不点亮灯,隐喻着这个家的主人品德作风是有问题的,不能树立榜样。如果点亮灯就隐喻房主是个人品很好的人,能够给家里其他人树立榜样,这个其他人即使后院。
我们都听过一个词语叫“深宫后院”意思是皇帝的妃嫔们住的地方,因此“后院”有代表妻子儿女的意思。关于“后院”还有一个典故,就是“后院起火”,说的是春秋时期,当晋文公计划攻打卫国时,他儿子公子锄不赞同攻打,但是又不好直接说,于是他笑着说:“一天邻居送妻子回娘家,半路上看见一个赶路的妇人,顿生好感,便笑嘻嘻地上前与她搭话,可是回头一望自己的妻子,也正有人与她搭话。”晋文公想了想明白了,于是提醒自己不要老想着征讨别国,要谨防后院起火。到了现在“后院起火”这词是比喻内部闹矛盾,发生纠纷。在古时一夫多妻的时代,该词还专门用来指妻妾们之间的矛盾。
因此“前门不点灯,后院不亮堂”民间就出现了这样的隐喻,如果一家之主在人品道德上作风出了问题,不能树立好的榜样,那么他的妻子儿女也会跟着学,跟着效仿,就会出现家庭不和谐,家庭自然就不会兴旺了。所以相反的是“门前点灯,后院亮堂”隐喻着家族的人民道德作风很好,家庭和睦家族兴旺。
2. 有家族富裕的隐喻,我们知道在古时候点灯的主要材料是油或者蜡烛,那时候普通的人们为了能把肚子填饱而到处奔波,可以说是吃饱了这顿下一顿在哪还不知道,根本就没多余的钱财是购置点灯用的材料,即使稍微好点的家庭购置了也是舍不得用,到了睡觉时间就熄灭了。因此门前能点灯的一般都是富裕家庭,就有了家族富裕的隐喻,家族富裕了自然可以到处点灯,后院也会亮堂起来。相反就是“前门不点灯,后院不亮堂”隐喻着家族不富裕,后院暗淡无光。
当然这个说法在当下已经不适用了,很多人已经不讲究这些了。有的人举家搬迁城市居住了,农村的房子常年锁着,门前自然就不会亮灯了。
3. 有家族旺盛的隐喻,古时候一个大的家族儿子会很多,娶进来的媳妇也会很多,家里怀孕生子的也就多了,为了晚上起居方便就会常常在门前点灯,后院也点灯,这个时候后院是一直亮堂的,因此这样也隐喻着家里的人丁兴旺,家里有喜,好事不断。
当然这些都是古时候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的隐喻,同时蕴含着一些道理,有些东西没有科学依据我们可以不予理会,但是有些蕴含的道理我们倒是可以借鉴一下,你们觉得呢?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