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姓有多少人口数量(难姓的现状)

一、人口数量:“难”姓位于1320位,在每千万人口中,有51人。2345实用查询是基于公安人口信息进行统计。
二、难姓现状:难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源出古鲜卑民族土难氏部落,今已改为汉字单姓难氏、山氏等,以河南为郡望,主要分布在今河南省的洛阳市、焦作市武陟县一带。现如今,难姓一族集聚在河南四座小山村内,被韩国认定为先祖一脉。

要问中国最大的姓是哪个,很多人都知道是李。李姓人口大概有9600万,一个姓就有将近一亿人,小编作为9600万分之一,感到了渺小和恐惧。

但是,如果要问中国最小的姓是哪个,估计就没几个人知道了。

2006年,中科院经过两年的调查,发布了一份《中国姓氏统计》,这份报告告诉了我们中国人口最少的姓。这个姓叫做“难”。

看到这个字,你可能会脱口而出“nan”,那就错了。就像“仇”当姓的时候要读“qiu”,“查”当姓的时候要读“zha”一样,这个“难”字当姓的时候也变成了一个很奇怪的读音,读作“ning4”。

之所以这么读,也是和它的来历有关。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几乎每个姓都有很多来源。就比如说小编的这个“李”姓就有N个来源,有的是“理”姓演变来的,有的是以李树为图腾给自己起的,有的是皇帝赐姓,有的是逃难改姓,等等,来源非常多。

中国大部分的姓氏都不止一个来源,而这个“难”姓是很少见的一个只有唯一来源的姓。

“难”姓来源于鲜卑族的一个小部落。鲜卑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精力最旺盛的一个少数民族,在所有少数民族里,它建立的政权最多,从西晋到南北朝,在北方叱咤风云的慕容家、宇文家、拓跋家都是鲜卑人,建立了不下十个政权。

叱咤风云的鲜卑族

在鲜卑族的发家史上,有一个部落叫做“吐难”部落,这个部落的人都以部落名为自己的姓。拓跋家建立的北魏朝中,就有吐难氏为官。

那“吐难”是什么意思呢?它是古鲜卑语里的一个词,指的是一种鸟,有学者详细考证过,说是鸵鸟。你别说,“吐难”和“鸵鸟”的读音还真有点像。古鲜卑的吐难部落很崇拜这种鸟,所以以鸟名为部落名,再以部落名为姓氏。所以你可以认为这个部落叫鸵鸟部落,部落人都姓“鸵鸟”。

后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进行了深度的汉化改革,他把自己的姓“拓跋”改成了汉姓“元”,作为表率。于是鲜卑族人纷纷改汉姓,“吐难”这个姓就改成了单字“难”。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这就是“难”姓的唯一来源。而它的读音“ning”,也是古鲜卑语发音的传承。

这个姓现在还有多少人呢?只剩下四个很小的村子。河南焦作下面有一个县叫武陟,1997年武陟县出土了一块南北朝时期的石碑,碑文记载了一个名叫“难楼”的鲜卑族官员,对于“难”姓来说这是一个极其珍贵的历史证明。而那个叫“难楼”的鲜卑官员当年就是在武陟县做官,他的后代就一直留在武陟。但是“难”姓并没有发展壮大,不知道在这一千年里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现在的武陟县有四个难姓后人的小村子,这四个村子就是目前中国所有的难姓人,他们的难姓也是现在中国最小的姓。

对于姓氏文化来说,武陟县是一个很宝贵的地方,毕竟这里保存着中国最小的姓,但曾经这里进行人头普查的时候却发生过一件好玩的事情。因为难这个姓太少见,几乎没人听说过,当地有关部门进行人口普查的时候,查到这四个村子时听说这里的人姓难,感到震惊。因为不仅读法奇怪,而且字意也不好,谁会用灾难的难字作为姓啊?有关部门不信有这个姓,当即就认定这个姓很可能是以讹传讹导致的,可能他们某个祖先因为笔误写错了字,才导致有了这个姓,因此早期进行的多次人口统计都没有把这个姓加进去,有关部门把这个“难”姓归入了别姓一类。

而就在那时,韩国文化部门听说了这个消息,说在中国发现了难姓人。韩国一部分人非常激动,马上组成了一个寻根团来中国寻根问祖。这一批韩国人其实是难姓繁衍下来的另外一脉,北魏灭亡后,一部分鲜卑族人回到了东北地区,其中就有难姓人,他们后来又迁到了朝鲜半岛,也就是现在韩国难姓人的来源。这些韩国人十分相信,他们和武陟县四个村子的难姓人拥有共同的祖先。

直到这时,当地有关部门才知道“难”姓不是以讹传讹,也不是别姓,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