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它兴起于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一世纪(东汉初),在大漠地区活跃了大约三百年,其后又在公元三至公元五世纪在中原地区继续活跃了大约两百年,对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说起“匈奴”,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在秦汉时期,匈奴可是重要的“角色”,他们总是侵扰中原帝国的边境地区,为此秦始皇还专门发动上百万劳工修筑长城。但是这也似乎抵挡不住他们的铁蹄,于是,到汉代的时候,汉武帝在将南方的闽越国动乱平定之后,便随即派遣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相继收复河套地区,以及河西走廊地区,硬是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到漠北地区。
当然了,虽然匈奴让当时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十分头疼,但是作为中国北方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有着将近七百年的历史,它不仅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而且还一直与周边其他各民族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在相互的交流、碰撞和影响中,匈奴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改变,得以不断地发展和变迁。匈奴的存在对汉族和北方各族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有着近七百年历史的匈奴民族,其历史发展概况是怎样的呢?到了今天又是哪个民族呢?我们本文一起来看一下!
“匈奴”一词最早的来源
匈奴民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北方游牧民族,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建立强大游牧帝国的少数民族。从其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开始,一直到作为民族实体消失殆尽,前后共经历了近七百年。
匈奴以蒙古高原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地区,自它产生之日算起,便与北方、西北各民族以及汉族皆发生了极为重要的联系。
自夏、商以来,古代的中国北方曾出现过鬼方、荤粥、戎、狄等各个部落,匈奴则是在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很好地吸收融合了周边的各个部落,一直到战国后期才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民族。
而“匈奴”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燕策三》:秦国叛将樊於期逃亡至燕国,燕太子丹当时欲以谋秦。时太傅鞠武曰:
“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
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月命固卒之时也。”根据另外一些文献记载,匈奴与中原发生联系最早便于此事件中。
西汉帝国与匈奴的关系
在秦朝以后,匈奴与中原地区接触则日趋频繁。到了两汉,则是匈奴活动的主要时期。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篡位自立,随后不久便统一了蒙古高原,正式建立起了北疆第一个奴隶制草原游牧帝国。在冒顿单于的统领下,匈奴不断侵扰汉朝边境,给刚刚建立起来的西汉帝国带来了莫大的威胁。
冒顿单于侵扰西汉边境时,正好是西汉政权刚刚建立不久,国力较弱,难以抵抗匈奴大军的侵犯,因此在武帝之前六位皇帝皆采取了妥协之法,以和亲、赠送财物求得短暂安宁。
但是,这种妥协只是暂时的,在后来经汉惠帝,文景两帝等几代帝王的休养生息和不断发展,西汉的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特别是在文景之治后,西汉王朝的国库已经很富裕了。
匈汉战役的爆发
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已经变得强盛,社会也逐渐稳定,此时的汉武帝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可以和匈奴来一场角逐了。战役初期,汉武帝曾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欲联合大月氏的力量来共同打击匈奴。在此基础上,西汉政府一改以前的屈辱和亲政策,大举发动对匈奴的战争。“汉匈战役”正式打响!
从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之谋”到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轮台“哀痛之诏”,汉匈战役一共打了45年之久,双方皆损失惨重。汉武帝也因此落得个“穷兵黩武”的历史“骂名”。
汉朝政府在此战役过后,财力枯竭,百姓苦不堪言,而匈奴的势力更是大为削弱,原本嚣张气焰被此战一扫而尽!
“匈汉之战”后双方的状况
虽然汉朝的国力在此战中遭到了重创,但是到了昭和时期,国力逐渐开始上升,并又出现了一个盛世时期。但是匈奴在此战过后却变得危机四伏,统治集团矛盾恶化,并发生了严重的分裂与内讧,出现了“五单于争位”的情况。
最后还是匈奴的杰出首领呼韩邪单于力挽狂澜,采取接受西汉王朝统一领导的政策方针,主动归附汉朝,并得到汉朝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最终使得呼韩邪单于的力量得以壮大,并逐步统一匈奴各部。
但是好景不长,王莽篡位之后,一度采取了歧视和压迫匈奴的政策,使得汉匈两朝的关系发生巨大转变。此外,王莽还多次制造了匈奴的内乱,致使其内部矛盾不断加深,并最终导致汉匈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到了东汉时期,匈奴地区发生严重的灾荒,统治阶级争夺权力的斗争也越演越烈。匈奴最终彻底分裂为南北两部分,且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南匈奴”与“北匈奴”的发展状况
匈奴分了南北之后,南匈奴单于抢先北匈奴一步依附汉帝国,入居塞内,得到了汉帝国的大力扶持。北匈奴虽然多次向东汉朝廷提出要两家修好,但皆遭到拒绝。后来又因为受到东汉王朝、南匈奴、鲜卑等族联合征讨,损失极为惨重,最终除了十余万部众留在原部落并融入到鲜卑族外,其余部众则被迫西迁。
北匈奴往西迁居,最后辗转到了欧洲地区,并在此地建立起了强大的匈奴帝国。北匈奴在欧洲活动了近百年,使得当时整个欧洲地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公元455年,匈奴帝国正式瓦解。匈奴人随之逐渐融入到欧洲各民族中,与后来的匈牙利人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而入居塞内的南匈奴部众则不断南迁,在魏晋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化出屠各胡、铁弗匈奴、卢水胡等支系部族,彼此互不相属,分别活跃在我国今天的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和青海各地区。
其中,屠各胡在山西、山西地区建立了“汉·前赵政权”;卢水胡则主要分布在今甘肃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之间,并于公元5世纪前期在河西一带建立了‘北凉政权’。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匈奴民族逐渐从中国的历史上消失了,并最终融入到了汉族之中。
综上所述便是我们对古代匈奴民族发展历史做的简单介绍了!寥寥数笔,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汉书》、《史记》、《战国策》、《匈奴发展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