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表达了作者孤独,无处可依的思想感情,和他想做隐士,淡泊名利的品质。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
王绩的《野望》为何在诗歌史上如此重要?
《野望》这首诗在诗歌史上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泛读此诗,感觉也就一般般,既无奇巧构思,也无彩丽辞章。在大唐飞歌、佳句频出的年代里,好像并不怎么起眼。
确实如此。
但是《野望》的重要性并非本身的艺术成就,他的重要就在于是王绩所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王绩是隋朝大儒王通的弟弟,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叔爷爷。初唐四杰是初唐文风归正的先锋,是唐诗从内容上走向积极健康的引路人。但是初唐四杰时期,主要是对齐梁体内容的批判,盛唐诗坛最重要的改革,却是发生在宫廷诗人当中,即创立了平仄格律。而平仄格律的建立,是在武周时期。
我们平时读到的“律绝”、“律诗”都是在武周时期才出台了相对应的格律规则。在此之前的初唐,虽然也佳作频出,但是各种文体和内容的争论也是翻天倒海,没有定准。格式上从宫廷诗人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开始,有了格律诗的定式,而诗风内容的争执不休则是到了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才一锤定音,决定了唐诗未来的走向。
王绩于644年去世,离宫廷诗人们拿出律诗规范还早了半个世纪,但是他的这首《野望》却是一首完全合乎格律诗规则的五言律诗。
这是名副其实的五律第一,是时间上的第一,是没有争议的。至少我们在现有考古发现中没有比《野望》更早的五言律诗。
这当然并不是说王绩是后来人穿越过去的(看多了电视剧的朋友可能有这想法),而是直接证明了平仄格律绝非一些人在宫廷里没事做,订了些规矩来限制天下诗人的思维(反格律派的口标)。平仄格律是在大量前人诗作上整理、归纳出来的音律公式——是不完全归纳,但是绝对来自创作。
《野望》就是明证。
因为这个重要性,所以我们赏析这首诗,一定要从平仄入手
“东皋薄暮望”平仄为“平平仄仄仄”,这里第二字“皋”和第四字“暮”的平仄是相反的,符合平仄相替原则,所以这是个律句。“薄”字在古韵中是入声字,三仄尾其实是平起仄收格式的一种变格,首句实际上应该是“平平平仄仄”。根据律诗的平仄关系,我们可以推断出整首律诗的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看第二句“徙倚欲何依”,平仄为“仄仄仄平平”,是完全符合格律诗“相对”原则的,而第三句“树树皆秋色”,是“仄仄平平仄”,也符合“相粘”原则。第四句“山山唯落晖”同样和第三句是相对的。这就完成了一整套平仄关系。后面四句进入下一个轮回。所以,从平仄角度来说,这首诗完全符合律诗的格律规则(相替、相对、相粘)。
然后看押韵。“依”、“晖”、“归”、“薇”同属平水韵“五微”部,而且是平声韵字,这也是符合近体格律诗的押韵要求的。
同时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都是严格的对仗格式,同样符合平仄格律中律诗中二联对仗的要求。
所以不论从哪一方面看,这都是一首完美合格的五言律诗。
这首自发的五言律诗,出现在平仄格律产生前半个世纪,也可以说是后来格律诗规则建立的范本,你说重不重要呢?
我们再来看诗的内容
王绩这个人是个酒鬼,可以为了酒去做官,也可以为了酒给酿酒好手当下属,虽然他的级别高很多。他性格中充满了魏晋南北朝名门高士的风范(他确实出身高),所以注定了在官场、社会上名声不高,不如哥哥王通,就连侄孙王勃也比不上。
这是一个在盛唐来临的昂扬向上时期却向往高士隐逸之风的人,只能说是生错了时代。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和写诗的起因。“东皋”是东皋山,王绩作了酿酒高手的下属之后,没多久,这个高手就去世了,但是他的夫人继续酿酒,王绩就继续当官。直到这位夫人也过世了,酒断了,王绩就辞官归隐,躬耕东皋山。
这里就是写在东皋山四处张望的景色,谓之《野望》。
东皋山的傍晚,我在这里四处眺望。“徙”是移动,“倚”是倚靠,“徙倚”就是一会走动,一会停下。就是在徘徊的意思。我在这里徘徊啊,该何去何从呢?
这首诗大概是作于刚刚辞官的时候,王绩的心中对仕途是无所谓的,否则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荒唐的出仕经历。也许他只是在犹豫是不是就选了这个地方归隐?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颔联开始写“望”到的景色,是承接首联。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这是很大气、很开阔的视觉描写,确定了写景的顺序是从大到小,从静到动。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继续写景,从前面的大气象进入细节描写。放牛的人赶着牛犊回家了,猎户也骑着马,满载而归。
这是比较热闹的一幅晚归图,但是这种热闹,和王绩有没有关系呢?显然没有。因为他也是刚到这地方来,和人们并不相熟。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左看右看都不认识,算了,我还是学习伯夷叔齐,唱着歌儿采薇去吧。
伯夷叔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因为“不食周黍”,采薇而食,唱着歌饿死在首阳山,那么这里王绩引用“采薇”是不是有怀念旧朝的意思呢?并没有。他可是为了每天一斗酒就出去做官的随性之人,怎么会像伯夷叔齐一样顽固守旧?他在这里对这故事的引用多半是用伯夷叔齐那种避世独隐的状态来写自己的孤独。
其实后来就不一样了。他在这里住久了之后,认识了不少朋友,诗里面也有表现。比如《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月光下碰到老王头了,那估计也是劳作一天回来,月光清澈,流萤飞舞,整个场景是如此的安静而祥和,平淡却又富有生命力。诗人和王处士都是开心的,或者会心一笑,无需多言,或者拉拉家常,聊聊天气,这秋夜月下的相遇,场景静谧而生动。
这就完全是另外一种平和融入的心态了。
至于对《野望》的个人理解有所不同,倒也是没什么问题。因为一个诗人的作品诞生之后,后人读到后的理解更多地是基于自身内心的感受。我想读到什么,就会有偏向性地去理解什么。
很多人把《野望》理解成仕途不得意,犹豫、怅惘的心态,这也不能说错。但是我们要清楚王绩这个人对仕途真的一点都不在乎,他是一个类似于陶渊明的人。这一点从诗作中很明显可以看出来。
陶渊明创立的田园诗派其实也是有传承的,盛唐自然是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而在初唐,田园诗派中承上启下之人就是王绩。我们如果对照着看陶渊明、王绩、王维的诗,就会体会到写田园风光这种情思逐渐抽离的感觉,从陶渊明的玄言说理到王维的诗中无我,王绩起着连接、演化的作用。
《野望》这首诗的艺术水准是一般的(相对盛唐而言),但它凭借着五律第一的名号在诗歌史上有着难以取代的地位。这就是它的重要性所在,它的作者王绩凭此留名诗歌史算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