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解释: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在《论语》那么多句子中也算是名句,特别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基本人人都会背,意思是三个人之中,肯定有一个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但我们只理解得一半,这也是我们对于古人的话经常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朱熹注解说,三人同行,其中一个人是自己,另外还有两个人,一善一恶。对那个善的我们要跟他学,对那个有缺点的,我们对照自己有没有这个缺点,如果有就得改正。
所以这两位,都是我们的老师,而不是只记得有优点那个而已。
读古人的书要看当时的语境和上下文的句子衔接,而不能断章取义。下文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不看下一句就误解了,认为三个人中必有一个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不是比自己厉害才能做自己老师。
华杉老师举了同时代的人老子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善人可以是我们的老师,不好的人和行为也是我们自省的案例资源,反面教材也是教材。高手之间都有这个共识,所以这个原则在当时被公认的了。
其实在《论语》内也有一句话与之相似,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也是讲两面的,所以我们读古人的书,切不可以轻飘飘地过。我没有看华杉老师讲解之前,一直觉得是“三个人之间必有一个比自己厉害的,他可以做我的老师,或者自己也可以是他们的老师。”忽略了其实人人都可以是我们的老师,而且正反两面都是,我们需要看齐和自省。
或许我们的人性弱点只盯着别人的毛病,所以只记得这句话的一半,因为说到自己的痛点了。
我们都习惯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在农村里的妇女这个毛病特别明显;在宿舍里也是,我们只盯着舍友的各种毛病,老不带钥匙、太吵了、乱扔垃圾、动静太大打扰睡觉等等,很多优点我们不去学习整天为别人的缺点斤斤计较。虽然很多学生的素质确实很低很低很低,可我们也得反省自己有没有打扰到别人,其不善者而改之。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呀总喜欢盯别人的缺点,还喜欢在背后说人家的坏话。承认别人优秀对不少人来说很难,我们应该像马云说的那样: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
即使当我们盯着别人的缺点时,不要忘了放到自己身上去对照,问自己三遍:我有这个缺点么?我真的没有这个缺点么?我会不会自己忽略了也有这个缺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