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是垂竿钓鱼的简称,俗称“钓鱼”。垂钓的意思是:垂竿钓鱼,是指使用钓竿、鱼钩、渔线等钓具,从江河湖海及水库中把鱼提出来的一项活动,现代垂钓有淡水钓和海钓两大类,读音为chuí diào。
古代钓鱼叫垂钓。垂钓是垂竿钓鱼的简称,俗称“钓鱼。
当今社会,垂钓是一种娱乐方式,为何古代描绘的却是精神寄托?
关于“垂钓”,今人当它是娱乐,是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古代却有不同的含义。
有一首唐代柳宗元的名诗《江雪》,写的是景,但表达的却是“与世独立”一种精神;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成为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讲的是故事,但表达的是“求贤”和政治。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3、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柳宗元被流放到永州地区地处湖南和广东\广西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亲、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柳宗元虽然活了不到50岁,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
柳宗元一生应该是不得志的,才去垂钓,才有这首情景交融“流传千古”的《江雪》吧!
姜太公钓鱼用直钩
“姜太公又称姜尚,字子牙,东海上人。他是周倾商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和西周的开国元勋,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被称为"周师齐祖""百家宗师",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姜尚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说是漂泊不定、困顿不堪,但是他却满腹经纶、壮志凌云,深信自己能干一番事业。听说西伯姬昌尊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但是来到西歧后,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荐,而是来到渭水北岸的磻溪(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磻溪镇)住了下来。此后,他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等待圣明君主的到来。”
姜尚的钓法奇特,短竿长线,线系竹钩,不用诱饵之食,钓杆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尚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
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尚很有才干,他斋食三日,沐浴整衣,抬着聘礼,亲自前往磻溪应聘,并封姜尚为相。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帮助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自己也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姜子牙钓出的可谓是一条"王侯大鱼"。
今人钓鱼,多半为休闲放假之时,约一三五好友,或垂钓于江湖池塘,或搏击于大海;惟野钓至乐,无多少花费,无忧心于生活,有鱼无鱼无所谓,无鱼时可作休闲,放松工作压力,可得郊游之乐;有鱼时可得喜悦之情,无鱼时全神贯注,有鱼时兴趣盎然,偶钓一大鱼,便是精神亢奋,惊喜不已!独不喜毒鱼、电鱼、网鱼之人!也被放生之人嫉恨!
广东多水,有水处便有“罗飞”,野钓之大鲫大鲤,多为放生!广西、湖南、四川之垂钓之人最多;有鱼则渔,无鱼则娱,自由自在,无古人之忧思,无常人之烦恼,春夏秋冬可垂钓!(寒林陌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