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的确切含义有两个。分别是:处于最完美的境界。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在至善之前停止。“止”即“停止,克制”。
知止,这是儒家和道家都追求的目标,因为知止才会神行。
儒家也讲养生,它不讲养生,道家也没讲养生。儒家是修身,把修心养生放在修身里了,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这还说明它没有把身和心割裂,它是对的。
但儒家对知止的解释一直不能令我满意,特别是后来的儒学大家,现代的国学大师就更不必说了。他们都没有格物,所以不可能正确理解。
从周敦颐到二程,再到朱某,他们的解释我都不满意。
大学上的解释,说知止是止于至善,这跟没解释一样。很多人的理解就是止在最仁最义的地方,包括程朱和所有儒学大师。
我今天突然明白了,不是止于最好的地方,止也不是栖的意思,就是止的意思。正确的解释就是:至善而止。这是我练拳才明白的道理,这是真的格物至知。
儒学和道学都追求良知良能,追求直感,追求灵感,追求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其它学科也追求这个。包括现代数学、物理学,甚至是狙击、篮球、写作等。
这种追求包括后天的经验,也包括先天的天赋。比如最强大脑的开方运算,背日历,他们绝对不是算,也不是背,就是凭感觉说,他们是先天就有的。还有神枪手,篮球的神投,都是凭感觉,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里面包含着很复杂的东西,能把很多程序都减化掉,他们多是后天训练的。今天看马拉多纳玩足球,那真是神。非放松不能,但非认真练不得,看似超然,实则经历过勉然。
我以前讲过,打人也是这样,有时候是“我亦不知玄又玄”,有时候是“灵机一动”。
年轻时打牌也是这样,感觉非赢不可的时候确实就赢了,这是有必然基础的偶然,也是量子的纠缠吧?
儒家的知止就是道家说的官知止,就是不用眼看,不用耳听,不用脑想,是凭感觉做判断。我们多数时候说的是后天的经验,也就是熟能生巧。后天的经验足够丰富,然后就不用理性推算,不用去费心费脑,而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我现在认为止于至善就是至善而止,我们练拳练到最熟,就不用再费心想了。
简单说下神吧,说一个最直接的。我们看一场精彩的电影,凝神看完,主要内容就记住了。如果让我们背,那肯定是不容易的。这是无意识记忆,无意识记忆就是用神记。
古代喜欢用元神表示神,用识神表示知,现在我们可以说,神也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潜意识或者是下意识,或者是一种经验积累,我不知怎么用现代心理学或者别的学科知识表达,反正不需要动心用脑。
关于神和意,我早就理解了,但今天才理解止于至善,它告诉我们,“由着熟而渐悟懂劲”是正确的。还告诉我,那些不着调的解释是错误的。无论哪种技能,熟到了极点,就会知止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