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的来历简介

饺子的来历:张仲景把驱寒食材用面皮包成了耳朵的样子,做成了驱寒娇耳汤。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学家张仲景发明的,为了帮助穷苦人们治疗冻伤的耳朵,张仲景把驱寒食材用面皮包成了耳朵的样子,做成了驱寒娇耳汤,后来人们模仿做娇耳的方法,做起了食品,而这种食品就是现在的饺子。

立冬。在这秋冬交替的“交子之时”,吃上一碗“饺子”成了很多地方不可或缺的饮食习俗。

不过对于饺子,大家真的了解吗?

饺子的由来

传说饺子的发明者是医圣张仲景。寒冬腊月里,张仲景在返乡途中看到百姓困于伤寒,很多人耳朵都被冻伤了,心痛不已,于是便叫徒弟搭棚架锅。

他用面皮包上肉和药材,折成耳状后放到开水里煮熟,给乞药的百姓吃。因此,饺子最初叫做“娇耳”。

宋朝时,饺子有了“角子”的称呼;明清时期,其称谓更加多样化,且已成为北方人过年时流行的节庆美食;到了民国,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中说“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由此“饺子”的名字正式确定了下来。

时至今日,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靠饺子来御寒,但吃饺子依然是很多人迎接冬天的标准仪式。

饺子是“完美食物”吗?

从现代营养学来看,饺子皮大多由粮谷类的面粉制成,馅料可囊括蔬果类、肉蛋类甚至坚果大豆和奶制品。若是搭配合理,一口下去,营养丰富还好消化,老人、小孩都适合吃。

不过,饺子也并称不上“完美”。

首先,为了口感更好,馅料里通常会选用较多肥肉,拌馅时还会加入不少油,所以其脂肪、热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低。特别是速冻饺子,大多一个热量就在30~40kcal左右了。

其次,很多饺子里,蔬菜只起到点缀和调味的作用,量十分少,不足以满足每日所需。而且从切菜开始,蔬菜里的维生素就已经在损失了,切得越碎,流失得越多。

再者,如果你选择速冻饺子,那还面临一个问题——高盐。据统计,速冻饺子的钠含量在400mg/100g左右,甚至更高。

多加一点“料”

增营养、升颜值

那饺子怎么吃可以更健康美味呢?从皮到馅都记得多加一点“料”!

饺子皮

在和面时多加一点“料”,擀出来的饺子皮营养更丰富,颜值也更高。

①加鸡蛋:和面时加个鸡蛋这个方法相信不少人都知道。鸡蛋的加入不仅能增加优质蛋白,还能让饺子皮更劲道。

②加粗粮:在白面粉中加点荞麦粉、玉米粉、绿豆粉、燕麦粉等粗杂粮粉,一方面能增加矿物质、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摄入,另一方面有助于防止餐后血糖快速上升,同时还能让口感更加丰富多层次。

③加果蔬汁:将菠菜、胡萝卜、南瓜、甜菜、蓝莓等蔬果打成汁,代替部分水和面,在补充营养的同时做出来的饺子也会变得五颜六色,让人食欲大开。

饺子馅

肉馅的饺子尽量选用瘦肉,或者也可以选择鸡肉、虾仁等低脂肪的肉类。

最好荤素搭配,增加蔬菜在馅料中的比例。

另外,在拌饺子馅时还有一个小技巧——加点水。分次加水,同时向一个方向搅拌,等肉上劲后再添加蔬菜,可以有效避免馅料干柴,口感更好。

水还可以换成花椒水、葱姜水等,帮助去腥、增香。

小贴士:如果是买速冻饺子,购买时一定注意查看营养成分表。一般来说,脂肪NRV%>15%的饺子,就属于油脂比较多的了。

吃时加份蔬菜

煮完饺子后,大家可以用饺子汤再烫份蔬菜,这样既能保障蔬菜摄入量,还有助于维持餐后血糖稳定,对健康有诸多益处。

最后提醒大家,饺子的烹饪方法最好选择水煮、蒸制,煎饺、炸饺这种就偶尔吃吃吧。(CCTV回家吃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