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避三舍(拼音:tuì bì sān shè)是一个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原意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退避三舍,形容采用回避、忍让的态度,以避免矛盾冲突。舍:古代以三十里为一舍。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他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

在古代的春秋时代,晋献公听信小人的谗言,杀死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逃亡到了外国,流浪十九年。

后来他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做了国王。回国前的有一天,秦穆公请他喝酒,席间,秦穆公问他:”重耳同学啊!我现在帮你回国当上国王,你用什么来回报我呀?“

重耳稍加思索后说:“闺房美女、珍宝宝玉,大王您有的是,珍禽丝绸,象牙兽皮,也多不胜数,晋国有的您都有?”

重耳又笑着说:“我托您的福!假如真能回国当国王的话,我国愿与贵国世代交好。如果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的时候,我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在此基础上,我再与您交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