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叫红树林是因为植株树皮内含有单宁酸,单宁酸遇到空气后会氧化,氧化后,树木就会变成红色,所以植株被称为红树林。红树林的生命力很顽强,生长在海边,能够吸收海水中的水分供自己生长。植株在沿海地区有着很强的绿化作用。
导读:红树林是沿海地区的“活菩萨”?强台风遇到它,为何也会没脾气?
在广东广西、海南等海洋沿岸,生活着一类树木:红树,它一直扮演着“活菩萨”的角色,不仅海岸没它不行,就连人类也离不开它。
1986年,第9号强台风登陆我国,导致广西沿海海堤80%被冲垮,经济损失高达2.98亿元。然而广西英罗港马鞍岭土筑海堤全长1.8千米,堤身几十年没有修补过,按理说应该被冲垮,但是在此次强台风中表现优异,当地居民损失较少。
这段堤坝之所以能够在强台风中幸存,主要原因就是外围有红树林的保护,而受台风危害严重的地方,基本上没有红树,或者红树林生长惨淡。
1996年,第15号强台风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其中停泊在红树林内的350多艘渔船安然无恙,而停泊在红树林外,约200米的海滩上的40多艘渔船全部覆灭,还有人因此遇难。
2004年,印度洋海啸造成了周围12个国家和地区23万人死亡,但是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瑟纳尔索普渔村却奇迹般地幸存下来,躲过了海啸的攻击,而保护他们的就是生长在这里的红树林。
多个案例已经证明了,红树林说是当地人的“活菩萨”一点儿也不为过,那么问题就来了,为啥暴躁的台风遇到红树林,就会没脾气呢?
红树林
红树,并不是一种树木,全球一共有16属120种。红树虽然叫做红树,但叶子也是绿色的,红色的秘密藏在它的身体里。红树体内富含单宁,单宁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结合之后就会变成血红色。
和其他植被不同的是,红树生长在潮间带中,根据其特性又分为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其中真红树植物只分布在潮间带中,而半红树植物既可以在潮间带生活,又能够在陆地上生活。同时每种植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也会导致它们在潮间带中的分布不同。
对于树木而言,海水环境非常恶劣,因为海水盐分高,而且土壤呈酸性,又不透气,植物在这里难以存活。
但是红树在演化过程中,找到了生存策略,有些植物会分泌盐分,你会看到它们的叶子上有盐分析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盐分对植物造成伤害。
还有一些植物会稀释盐分,比如:海桑,它们会吸收大量的水分和加速生长,稀释细胞内的盐分。
通过这些策略,红树植物得以在潮间带中生活,并且还要忍受定期的潮水潮落,其中涨潮时它们的整个身体都会淹没在海洋中而不死亡,退潮后它们的全貌才得以露出,生活在红树林中的螃蟹,昆虫等生物开始活动。
红树还有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其他植物会通过植物种子来传播后代,但是红树植物就生活在海洋边上,植物种子落下后很容易被大海带走,那它们该如何繁殖后代呢?
答案其实很反常规,它们的植物种子早在树上时就已经发育成幼苗的雏形,能长出20-30厘米的胚根,犹如哺乳动物的“胎生”,幼苗一边轻一边重,接触到土壤之后就会插入到里面生根发芽。如果没有接触到土壤,它们还会在海面上漂浮,直到遇到土壤为止。
“活菩萨”
红树林对于沿海地区的人们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活菩萨”,有它们在的地方,当地居民遭遇海浪的破坏较小。
这是因为红树林犹如森林一般,而且红树根系交叉盘错,可以防止海岸被海浪侵蚀,起到防风固土的效果。
红树林还能防风消浪,当潮水经过红树林时,红树林可以通过波浪破碎和摩擦损耗的方式化解海浪的冲击力,即便是强台风,海啸等灾难,也无法摧毁红树林。
有了红树林的保护,周围的村庄才能安然无恙。研究发现,大约1000米宽,1000米长发育良好的红树林,能够抵御10-12级台风,也正是因为如此,生活在红树林周围的人们才会自发的保护红树林。
红树林还是生物乐园,每年冬季时,大量的越冬候鸟来这里栖息,红树林里生活的鱼虾蟹等生物也成为了鸟儿们的美食,使得这里生机盎然。
更重要的是,红树林还能够固碳,有红树林生活的地方,底部土壤非常肥沃,里面封存了大量的碳,可以有效减缓全球变暖。
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意识到红树林的重要性,在一些国家还存在着乱砍红树林的现象。
非洲一些地方无序砍伐红树林,目的竟然是为了烧柴;还有一些地方乱砍红树林,则是为了养殖鱼虾贝类等生物,有一些地方则是打造沙滩,沿海旅游开发等。
但是自然是无情的,没有红树林保护的地方,人们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会遭遇什么,大量的水土流失,家园被海浪破坏,生态也在恶化,这些将会使人们重新认识红树林,重新理解红树林。
现如今,我国就在大力保护红树林,不仅仅是保护现有的红树林,还扩大红树林的面积,对于一些种类较少的红树林还进行人工种植其他红树,确保红树生态链更加完整,抗虫性和抗病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