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王苹,她执导的影片《柳堡的故事》,被誉为新中国的一缕温柔。王苹于1916年的9月2日出生在南京市一个回族家庭,原名王光珍,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又是父母老来得子,因此备受宠爱,也养成了后来王苹敢闯敢干的性格。
来源:中国电影资料馆
王苹(1916.9.2-1990.12.1)
王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执导过多部著名的优秀影片,《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槐树庄》《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均是在中国电影史上留名的佳作,她执导的八一厂建厂后的第一部故事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开创了八一厂摄制战争电影的先河;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王苹即主演了话剧《娜拉》,造成轰动全国的“娜拉事件”;抗战期间她积极参加演剧队,投身到抗日宣传之中,在解放区与上海之间的地下交通站从事地下工作……这一切使王苹导演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王苹导演不仅活跃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话剧舞台,出演过《武则天》《雷雨》《北京人》《雾重庆》等著名剧作,同时在昆仑影业公司《一江春水向东流》《丽人行》《天堂春梦》《万家灯火》等影片中扮演了各种类型的角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参与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筹建,共执导影片14部,是中国电影史、话剧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作为诞生于动荡年代的女性,王苹的个人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文本”(杨远婴语)。
“娜拉”出走
王苹于1916年的9月2日出生在南京市一个回族家庭,原名王光珍,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又是父母老来得子,因此备受宠爱,也养成了后来王苹敢闯敢干的性格。
上南京中学以后,王苹的艺术天分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她积极参加了歌咏队、讲演队、球队等活动,同时接触了许多进步青年,读了不少进步书刊。1933年加入“磨风艺社”,成为左翼戏剧家联盟南京分盟的骨干。1934年7月,王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到兴中门小学做教师,这也是从事教书职业的父亲一直以来对她的期望。
王苹出演话剧《娜拉》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话剧演出正盛,易卜生的话剧《娜拉》在各地争相上演,1935年甚至被称为中国的“娜拉年”。磨风剧社特地从上海请章泯来导演这部剧,王苹被选为女主角。在《娜拉》公演前的宣传海报上,为了瞒过父亲,王苹把自己的名字王光珍改为王苹。1935年元旦,话剧《娜拉》在南京连演三天,场场爆满,反响强烈。这也震动了国民党当局,他们把王苹视为不安定分子,下了一道禁令:南京市所有学校不许录用王光珍。王苹被学校辞退,出去找工作也处处碰壁。
国民党的这道禁令激怒了磨风艺社的所有成员,也激怒了社会进步人士。瞿白音、茅盾等纷纷在报纸发表文章,指责国民党当局的做法。王苹在《新民报》发表了致南京人民的公开信:“现在我有勇气了,虽然我失业了,我被许多恶劣的环境包围着,但是我的意志已经加倍地坚强起来,我现在忠诚地告诉一切爱好艺术和戏剧的同志们,我将永远地在戏剧的舞台上及人生的舞台上学习,永远忠实于艺术!”
南京的“娜拉事件”在全国引起了轰动。父亲把王苹关在家中阁楼里,不准她外出。几经抗争,王苹到了江苏边远山区铜山镇小学教书,后来在瞿白音、吕复、舒强、水华等的鼓励下,辗转到了太原,在西北影业公司参加电影《无限生涯》的拍摄。这一娜拉式的出走,成就了一位优秀的女性电影导演。
《柳堡的故事》
抗战期间,王苹和丈夫宋之的一起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在南京、武汉、开封、郑州、陕西等地积极进行抗日宣传,后又加入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及旅港业余剧人协会、中国艺术剧社、上海剧艺社等,参加了许多话剧、电影的演出。在大量的艺术活动实践中,王苹受到许多著名作家、导演的启发和熏陶,并获得了文学艺术素养的深厚积累,这一切为她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影导演奠定了基础。
王苹导演的第一部故事片是1954年拍摄的《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第二部故事片就是1957年拍摄的《柳堡的故事》,奠定了其清新、细腻、严谨、流畅的导演风格。建国初期,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已形成了相对昂扬豪迈、阳刚激越的风格特征,《中华女儿》《钢铁战士》《南征北战》《董存瑞》《上甘岭》《海魂》等,均反映战争年代革命英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和赤胆忠心的无私品质。王苹导演的《柳堡的故事》则以一曲缠绵的情爱之歌,大胆地提供了战争岁月中一种温柔的记忆。
电影《柳堡的故事》剧照
影片空间设置在风光秀美的江南水乡,蓝天白云、小桥流水,徐徐转动的风车,星罗棋布的秧田,岸边的垂柳,指导员回忆式的旁白,二妹子乘着一叶小舟从桥下经过,年轻的副班长满怀深情地唱着《九九艳阳天》,一切都充满诗情画意。在这种情境下,影片叙述了一个部队战士与一位水乡姑娘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把这一对青年男女朦胧的恋爱过程处理得自然、真实、质朴,毫不矫揉造作,充溢着人性美、人情美,全片中两个恋人没有一句谈到爱情,全靠演员的表演和内在张力来表达,这在战争题材影片创作中还是第一次。
《柳堡的故事》公映后社会反响强烈,片中歌曲《九九艳阳天》更是广为传唱。王苹的导演能力被认可,艺术风格也清晰确立起来:坦诚直率、流畅明快,又温馨舒缓、含蓄细腻。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座谈会上,同仁们一致认为王苹的影片风格是“抒情、自然、细致、秀气”,并说《柳堡的故事》的风格是“淡淡的微笑”。
影片编剧之一黄宗江后来回忆:“王苹提出我们拍电影要以人为本,特别要写人性。在那个年代,敢于提出‘以人为本’这个口号的人也不多呀。她处理戏特别注意细节,眉眼之间,眉目传情。”
《柳堡的故事》可算是王苹导演的成名作。
《永不消逝的电波》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根据长期在上海从事地下电台报务工作的李白烈士的事迹改编的,影片没有拍摄成紧张刺激、剑拔弩张的谍战片,它以从容不迫的节奏将惊心动魄的地下战线的斗争隐匿在宁静有序的家庭生活表象背后。主人公李侠的坚贞不屈表现为隐忍的内在激情,他与敌人的冲突更多展示为机警的周旋和含而不露的智斗。
王苹在抗战前、抗战初期、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从事进步文艺工作,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她的丈夫宋之的到了解放区,王苹配合丈夫的工作,带着两个孩子在上海,和共产党的地下交通站保持联系,送信、买药品,摆脱特务的盯梢,两年中出色完成任务,没有出现一次纰漏。这一地下工作的经历为她之后《永不消失的电波》的创作积累了实际经验,成功塑造了李侠、何兰芬两个坚定淳朴的艺术形象。
影片并没有渲染男女主角如何相爱的细节,而是表现他们从生活互助到工作互助而自然而然建立感情的过程,体现了王苹对美的深刻理解和抒发。尤其让观众难忘的段落是,李侠在上海解放前夕向延安发送重要情报,敌人搜捕时,他坚持发完最后的电码,镇定吞下纸条,深情地跟战友们发报告别:“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银幕上推出“永不消逝的电波”几个字,极富冲击力、震撼力,李侠那从容坚定、清明澄澈的眼神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如果说《柳堡的故事》是革命抒情诗,《永不消失的电波》则是革命英雄主义的画卷,表现出一位革命烈士的革命信念、革命情操,在银幕上创造了英雄主义的美。
之后,王苹创作了《江山多娇》《勐垅沙》《槐树庄》《霓虹灯下的哨兵》《闪闪的红星》(作为艺术顾问参加拍摄)、《我们是八路军》等影片,并于1978年担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除了故事片,王苹还执导了几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影片:《东方红》《长征组歌》《中国革命之歌》,在中国电影艺术史上留下了特有的富有光彩的一页。
1990年12月1日,王苹病逝于北京。老战友评价她是“一个好师长,一个好导演,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作家李凖写的挽联是:“戎马倥偬一支笔,雌了男儿 ;鞠躬尽瘁十部戏,情留人间。”八一厂老厂长陈播撰文写道:“一颗闪亮的红星,划破长空,在大气层中燃烧。她以满腔热血,燃烧自己,化作一道彩色长虹,从长空流到银幕上,发出灿烂的光芒。……她在银幕上为人民留下的彩虹与鲜花,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她。”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昭,妈妈的一生——王苹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2]杨远婴,历史与记忆,电影艺术,1991年第2期
[3]陈播,创造银幕的美——王苹同志为人民的艺术奉献,当代电影,1991年第2期
[4]张震钦,艺术心声——王苹访谈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