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街舞肉莲响(莲花十八响)

肉连响,湖北省利川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肉连响,是一种诞生于利川市都亭、汪营、南坪一带,流行于全市的民间舞蹈,因以手掌击打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为特色,故称之为“肉连响”。肉连响起源时代无详考,据本地民间艺人介绍,肉连响源自早期的乞讨艺术“泥神道”。
2008年6月7日,湖北省利川市申报的肉连响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Ⅲ-52)。

导读:土家街舞肉莲响,来自民间的艺术

民间艺术不仅是一种古老的传承,也是人们智慧的的结晶,劳动成果的体现。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韵味,它没有殿堂的固定表演地点,却是人们生活最真实的反应,土家肉莲响就是这样,流传在民间的艺术。

肉莲花,又名“肉莲响”或“莲花十八响”,是一种流传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土家族民间舞蹈。舞蹈主要以手掌击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得名,动作与民间传统舞蹈"打莲湘"相仿。因舞蹈以其肉体碰击发出响声为其突出特色,乡民习惯称之为"肉连响"。肉莲花不需要器乐伴奏,不需化装,不需任何道具。

肉莲响不限人数,动作大方自如,深受人们的喜欢,表演时,无论春夏秋冬 , 都脱光上衣,亮着臂膀,叉开五指,用力拍打身上的每块肌肉和关节,一是表现自己体格健壮,二是用这种拍打肉体的清脆的有节奏的声音抒发心中欢乐奔放的感情。特别是在丰收的季节,由于心情舒畅,常常用“肉莲花”这种舞蹈形式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肉莲响,简单的动作中尽显豪迈,不仅丰富了日常的生活,同时给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聪明智慧的土家族人沿于生活、创新生活,创造出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肉连响,并不但将其发扬光大,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他们传承的是生活、是文化、是艺术、是健康、是凝聚力、更是一种民族精神!

如今肉莲响作为一门传承的艺术,开始慢慢融入到大家的生活,现在也开始在舞台上一表演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的视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