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钟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钟繇。
在三国时期,曹魏大臣钟繇,人称“钟太傅”,他对楷书的形成、整理、推广有重要的贡献,书圣王羲之的楷书也主要得力于钟繇,后人奉他为“楷书之祖”。
钟繇(yáo)(151-230) 三国魏书法家、政治家
钟繇,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汉献帝时举孝廉,曾担任过侍中、尚书仆射,后被封为东亭武候。魏初迂相,魏明帝时进太傅,后人便称他为“钟太傅”。
史书中传说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但他最擅长的是楷书,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汉末钟繇被称为楷书之祖,请问初学书法,从他的楷书入门可以吗?”
首先我们要说,我们所谓的楷书就是指从钟繇王羲之以来的或者这个流派的书法叫做真正的楷书。
这是我们传统历史上非常典型的楷书体系,那么这个体系,也是书法上狭义的楷书,唐代把钟繇王羲之的楷书发扬光大,并且最后被固定下来,形成了以唐代已来统一的一个书法师承体系,深远影响至今。所以,我们的所谓的楷书,就是从唐代开始的,而唐代的这个楷书的体制是从钟繇和王羲之的书法为鼻祖的。
那么我们初学书法从中瑶的书法学习对不对呢?当然是对的,但是严格的来说。按照唐代的楷书的书法体系来讲,钟繇和王羲之的书法还不完全是准确的楷书,真正准确的楷书是欧、颜、柳,在清代又加上了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我们合并这四家为欧、颜、柳、赵。这就是所谓的楷书书法体系,这个楷书的书法体系,实际上是从清代完整地规定和统一认定下来的。
但是,明清已来,楷书已经被馆阁体书法垄断,逐渐走到僵化的尽头了。
为了把楷书学好,不要走向馆阁体走向书法僵化,古人最晚也是从清代就有人提出了书法要师法魏晋,“书不入晋,终归野道”这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家王铎提出来的。所以说,清代以后的书法家们在学习楷书的时候,都希望书法的最高的境界是能够上追魏晋。
我们现在学习书法上追魏晋行不行?能不能追得上魏晋?能如果追的话,从钟繇开始追行不行?我认为,完全可以。
因为我们今天学习书法,跟古人学习书法有点不太一样,古代的人,比如说清代以前,或者民国以前的人学习书法,首先书写工具是以毛笔为本位的,除了以毛笔为本位,第二,主要还是以信息传播为本位的。
这两个本位,决定了学习书法就要学标准化的写字,就要学馆阁体,这是必修的不是选修的。
那么,我们所说的古人,所说的上追魏晋,实际上是书法的选修课,就是说,你要想把书法学好,就要从魏晋的书法入手。
那么,从魏晋入手是什么意思呢?当然是指从钟繇王羲之都包括在内的书法经典入手,而不是从唐楷入手,并且能够达到魏晋书法的韵味。如果我们从钟繇的书法学起来,当然是直入经典了。
那么,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讲,能不能够从钟繇开始学呢?我认为完全可以。
因为毕竟钟繇的书法是已经成熟楷书,他的书法经典之作《宣示表》、《荐季直表》、《力命表》等等好几个字帖,都是楷书的是鼻祖,尤其是的《宣示表》被历史上一直认为是楷书的鼻祖,那么我们从《宣示表》开始也好,还是从其他的钟繇的书法的字帖学起,我觉得都是可以的,这个应该是不是什么问题。
那么,为什么我们说今天从钟繇的楷书作为入门可以呢?原因有几点第一,所谓的楷书是书法的基础,这仅仅是指的是唐代以来的这样一个书法体系,那么唐代的书法体系,就是楷书、行书和草书。钟繇和唐楷都属于一个体系,第二,钟繇的楷书,质朴自由,不像唐楷那样森严壁垒的,第三,更具有书法的书写之美。
在唐代之前,我们学习书法就不一定是这样一个体系了。比如说,唐代以前主要的书法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等,没有统一的师法体系。
但是唐代以后,主要的书法是楷书行书和草书,尤其是楷书和行书是必学的,而且不能乱学,只能学钟繇王羲之的楷书、行书、草书,这就是唐代固定下来的书法师承体系。
但是,唐代以后,逐渐很少魏晋的书法了,更多是唐楷那样森严的书法,于是乎,书法逐渐没有质朴的书法气息了,书法以文字的传播功能为工具。
我们今天学习书法,跟科举制度跟我们传播信息的工具关系不是太大。
所以我们选择钟繇的楷书字帖来学书法,跟我们我从隶书开始,以及从篆书入门或者是从唐楷开始入门,都没有什么严格的区别。我们完全可以从钟繇的楷书学起,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那么具体的来讲,钟繇的楷书更有质朴的特点,还残留着隶书的一些笔意,跟唐楷比起来,他有天真烂漫的一面,我们学这种晋代的书法,或者说叫做魏晋书法的时候,更具有原始的质朴的书法之美,那么学习这种这些书法,可以对于我们学习唐楷的那种过于的法度化到易于刻板,是有一定的纠偏作用的,反过来说,我们打下魏晋这个书法基础之后,再去学习唐楷,我们会感觉到唐楷也就没有那么难了,也不会把唐楷当做馆阁体来写了。
可以说,如果从钟繇的楷书入手,不是降低了师法标准,而是提升了学习楷书的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