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寸感,其实就是说话、做事情张弛有度,不越界。分寸是一种原则,更是一种交往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若是太远了,便容易陌生。 若是靠得太近了,又容易伤害到彼此。 因此,唯有合理分寸的交往,才会相处得舒服,也才会相处得更长久。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人一旦失去了“分寸感”,就是一场社交灾难。
分寸感,是为人的标准,是处事的底线,是交往的尺度,是相处的关键。
导读:没有分寸感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出言有尺,嬉闹有度。
周国平先生所说:“分寸感是成熟的标志,人际交往要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在生活中,对社交距离的把握,暴露一个人的层次和修为。
口无遮拦的人,缺乏自省和智慧;言语不逊的人,缺乏换位和悲悯。
01、没有分寸的玩笑,伤人而不自知。
网上曾有个话题,一段关系是怎样走向结束的?
网友@阿顾在下面讲了自己的故事。
阿顾高中时家里出了些变故,不堪重负的他,曾在精神病院呆过一段时间。
当时这件事情,只有他最好的朋友知情,阿顾小心捂着自己这段过往,艰难走过了大学四年。
毕业后,他去朋友所在的城市找工作。
朋友也很大方,找了个很好的饭店,喊了一大帮人来为他接风。
但阿顾没想到的是,自己不堪的过去,竟然成为朋友在饭桌上的谈资。
“我跟你们说啊,我这哥们儿,经历可不一般,他住过精神病院,厉害吧?
阿顾,你来给大家说说,里面长啥样的?饭好不好吃?”
那一瞬间,阿顾的脸,涨成了猪肝色。
从那以后,他便与这位朋友断了往来,朋友很是不解,一直追问阿顾为什么。
阿顾没有回答他,只在故事的结尾写了这么一段话:
无论关系多熟,揭人短和开玩笑都是两回事。
不分场合、毫无尺寸的幽默,是把别人的痛苦当做笑话的素材,往别人伤口上撒盐。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以开玩笑的形式来显示与对方的亲密,年岁渐长才明白,越是亲近的人,越不能拿对方的痛楚和弱点作为自己的谈资。
没有分寸的玩笑,伤人而不自知。
你无心的一次调侃,可能是刺在别人心上的一把尖刀;
你所谓的幽默感,可能在不经意间就撕破了对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尊严。
有句话说,言为心声。
一个人的言行,是他内心世界的折射。
口无遮拦的人,要么是涉世未深,未经历人世风雨,要么就是单纯的坏。
把自己的优越感凌驾在别人的痛苦上,以打压别人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聪明。
02、刨根究底地追问,是最大的愚蠢。
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也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苦衷。
面对别人的提问,在所有的避而不答和答非所问中,我们早已表明自己的态度。
可生活中总有那么些人,总爱不断追问别人的过往,不断提醒别人的处境有多难堪。
这是情商的缺位,也是悲悯的缺失。
早年我家街道上,搬来一位邻居阿姨,离了婚,独自带着孩子,过得颇为辛苦。
当时,家里几位婶婶对她很是同情,每每遇见,都要嘘寒问暖一番。
相熟之后,她们便开始关不住好奇的阀门,向阿姨打听她离婚的细节。
她们知道了阿姨的丈夫对她家暴、在她孕期出轨,离婚多年,也从未给过孩子半分生活费。
自那以后,她们每每见到,必然会对阿姨的前夫一顿痛斥,批判他德行败坏,这么狠心连孩子都不管。
阿姨一开始面露为难,不愿意旧事重提,可几位婶婶见面就聊这个话题,不断将阿姨早已结痂的伤口一点点撕开晒到阳光下。
时间久了,阿姨便开始躲着她们,再过了一段时间,不堪其扰的阿姨就搬离了我们所在的地方。
有些“关心”,看似是一种热情,却令人感觉如芒在背。
我们无法对别人的经历感同身受,就不要对别人的过往刨根问底。
对于别人的伤口,不扑上去撕裂开来,而是轻轻地抚平,是为人的尺度,也是刻在骨子里的涵养。
曾在网上看过作家巴金和刘白羽的故事。
当时刘白羽的儿子已是心脏病晚期,为求一线生机,他带着全家人前往上海为儿子治病。
到了上海以后,巴金夫妇曾数次探望,却从未主动提及孩子的病情。
刘白羽对巴金的“不过问”甚是感激,巴金却淡淡地说,“没什么,我只是刚好有空,陪陪你。”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既不让刘白羽心生愧疚,又给予他沉默的安慰。
听过一句话说,站在别人的伤口上事不关己地高谈阔论,是愚蠢的象征。
真正的聪明人,能体谅别人的苦衷,也会恰如其分地保持沉默。
看破不说,看穿不言,懂得善待他人,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善良。
03、真正的聪明人:懂分寸,知进退。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人际距离”理论,由于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同,亲近的距离也会有所不同。
但毋庸置疑的是,任何一段关系,无论亲疏远近,都需要守住交往的界限。
自媒体作者@江小黑曾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一次聚会上,她认识了两位朋友,一个姑娘特别热情,与她在一起,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话题。
而另一位恰恰相反,属于文静、慢热的一类,跟她在一起,常常需要对方先打开话匣子。
时间过去了几年,江小黑却与那位慢热的朋友,成为了至交。
究其原因,大抵是初见面时,那位热情的姑娘,就开始仔细盘查她的过往,哪里工作?平时做些什么?
这些问题本是寒暄的标配,江小黑都一一作答,可是后来,姑娘又开始追问,你父母是做什么的?月收入多少?找工作时有没有托关系……
结果,本来开开心心的一顿饭,江小黑吃得食不知味,从此以后,两人来往越来越少,直至最后完全淡出各自的圈子。
但那位慢热的姑娘却不一样,她们一开始只是在对方朋友圈偶尔点赞,半年后才开始私聊,谈的也只是一些工作、家庭之类的话题。
直到一年以后,她们才成为对方的好朋友。
要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截然相反的结果?
我想最好的答案就是后者守住了关系中的分寸感。
蔡康永曾说:“过于热情不是一个维持良好关系的方法,与人相处最好冷淡一点。”
经历越多便越明白,有时候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是“熟人生处”。
国画大师黄永玉和钱钟书曾是邻居,两人居所距离只有200米,但两人从不过度打扰对方。
黄永玉深知钱钟书喜静,平日很少登门,只在家乡送来春茶春笋时,给钱钟书送去,“先打个电话东西送到门口也就罢了。”
钱钟书想去拜访黄永玉,也一定会先询问对方是否有时间,然后再前往。
两人比邻而居数十年,见面次数却屈指可数。
或许有人觉得这种做法显得淡漠,我却觉得这是与人相处最大的智慧。
有句话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越是好的关系,越要懂得熟不逾矩。
▽
有句话说得很好,所有的分寸感背后,都是一种修养。
不开非善意的玩笑,不追问别人不愿提及的事情。
明知不问,行事有度,熟不逾矩,是对别人的尊重,也体现了自己的修养。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