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忌日办事对主人好不

导读:“出门要办事,避开月忌日”,月忌日是啥?老祖宗的忠告可信吗?

老一辈的人特别讲究,每年都会准备一本“老黄历”,只要有闲暇时间,就会坐下来好好翻阅,仔仔细细的品读里面的每一个字。然后,脸上露上一抹满意的笑容,轻轻的合上书。

其实,父辈们常看的这本“老黄历”,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带有许多表示当天吉凶的文字的一种历法。可以用来选择出嫁、动土、出行、开张的吉日,而真正的老黄历指显示干支纪年法。

我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父亲用刚下完地,长满了老茧的手,在嘴里沾一点口水,然后倚靠在向阳的门前,虚眯着眼睛,仔细翻阅那本视若珍宝的“老黄历”,就为了看一看哪天是所谓的“黄道吉日”,然后计划做一些重要的事情。

黄历在民间又俗称为“通书”,相传是由轩辕黄帝创制。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

如今可以在手机上全部看完,但对于老一辈的人而言,要看到这些内容,随身有一本“老黄历”,也就踏实多了。

在老一辈口中,还有这样一句俗语:“出门要办事,避开月忌日”,你可知道这里说的“月忌日”,是指的哪一天吗?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忠告,有可信度吗?

带着这些疑问,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做更加深入的探究吧。把这些看似神秘的传闻,一层一层撕开它们的面纱,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才有了如此的说法。

其实,所谓的“月忌日”,只是一种民间说法,具体是指每个月农历的初五、十四、廿三日,一共是三天。

如果要出门办事情,那么每个月就应该避开这三天。在老一辈的人们仔细研读“老黄历”的时候,也会经常给晚辈们提起,以示警告。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讲究,看起来也是有依据的:每日紫白九星入中宫,初一日一白入中宫,初二日二黑入中宫,初三日三碧入中宫,初四日四绿入中宫,初五日五黄入中宫……十四日五黄入中宫,廿三日五黄入中宫,五黄是君象,世俗都要回避。

这里说到的“紫白九星”,是根据《易经》中的“八门套九星”演变而来。“八门”大家都不陌生了,在《鬼吹灯》系列中,无数次的提到了这“八门”,特别是运用在一些墓穴中的机关之中,稍有不慎,一旦选错,那就是死路一条。

在中国上古时候,“北斗九星”是存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第八和第九这两颗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它们是存在过的。在一些古老的书籍中,还能查阅到它们的踪迹。

这里重点要讲的是,老祖宗赋予它们的含义。初五日五黄入中宫,十四日五黄入中宫,廿三日五黄入中宫,在每个月的这三天时间里,都是“五黄”,黄色代表着“真龙天子”,只有至高无上的存在才能使用。

所以,在每个月的这三天时间里,天子主事,其他庶人都要回避,不得来来回回的走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把每个月的这三天定为“月忌日”。

结语

对于俗语“出门要办事,避开月忌日”中提到的“月忌日”,是基于农耕时代的实际生活而衍生出来的产物,自然不必太当真。

就算是农历,闰月,这些看似很神奇的存在,乃至是“24节气”,都是为了给农业生产服务的。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东方神秘古国而言,农耕才是一切事物的基石。

况且,“紫白九星”的说法也是遭到质疑了的,因为每个朔望月的日数都不是九的倍数,每月都以此三日为五黄日是不正确的。

不管怎么样,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对于这些忌日,也就不再那么讲究了。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行,终会实现心中的梦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