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有四不过指的是什么

导读:“寿有四不过,子孙福气多”,过寿不能随便过?“四不过”要牢记

中华文明绵延上下五千年,能够把这么长的时间线串联起来的,非“孝”字莫属。

从古至今,“孝”文化一直在传承,而且被发扬光大。任何一个华夏子孙,心中都装着“孝道”二字,感恩父母,跪拜先祖,这是每个“龙的传人”,每年都在做的事情。

另外,一点要记住一句话:“尽孝要趁早”,父母辛苦操劳一辈子,只为把儿女健康抚养长大,然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小家庭。

而当这一切都完成的时候,父母也已经两鬓斑白,如果还不及时尽孝,此生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等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追悔莫及也只是徒劳。所以,衣锦还乡固然重要,但平日里也不要只忙着自己的工作,还得时常抽时间回家看望父母。

在尽孝这件事情上,无论大小,只要父母开心,就是做对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当父母年纪大了之后,有一种给他们尽孝的方式很重要,那便是:过寿。

过寿,是子女为父母或者长辈的一种祈福,所有亲朋好友都会欢聚一堂,为寿星祝福。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家族性聚会,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弘扬。

但过寿也不能随便过,是有讲究的。民间有俗语:“寿有四不过,子孙福气多”,这里的“四不过”具体指的什么?你知道吗?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做深入的探究吧。走进老祖宗的生活,体验他们的人生百味,方能感悟“孝”的真谛。

第一种不能过寿的情况是:父母在世,儿子不能过寿。过寿和过生日还是有区别的,在老祖宗看来,只有当年龄到了60岁时,才是寿年,50岁以下或有父母健在者均不能称寿,只以过生日相称。

不仅如此,过寿和过大寿也是有区别的,古人寿命较短,五十岁时,或者年过半百就可以过寿了。

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也长了,所以到了六十岁、 七十岁、八十岁这样的年纪,才称之为是大寿。按照中国甲子纪年来计算, 一个甲子是六十岁,所以从六十岁开始才叫大寿,其余不是整数的岁数都叫过寿。

父母依然健在的情况下,儿女过寿会被认为抢走了父母的福寿,这是和“孝”文化相悖的。与此同时,这样的举动还会成为左邻右舍的笑谈,所以正常情况下,只要家中父母健在,子女是不会祝寿的,只会过生日。

第二种不能过寿的情况是:年龄不到60岁的人。因为老祖宗的认知中,六十年为一个甲子,也算是一个生命的轮回,完成了这个考验之后,才能称之为是“寿”。

也只有这样的老人,才有能力去庇佑后代子孙。之所以叫“过寿”,言下之意是为了祈福活到更大的岁数,六十岁为门槛,低于这个数的人,根本算不得“寿”。

按照如今的人均寿命来看,五十多岁的人正值壮年,人生路还很长,这个时间段就祈求长寿,寓意是很不好的。

第三种不能过寿的情况是:73岁或者84岁的老人不过寿。这两个年龄比较特殊,因为从大量的调查数据来看,这两个数字就是两道坎,很多老人都迈不过这道坎,生命直接就终结了。

久而久之,人们也就很忌讳在73岁和84岁给老人祝寿,甚至连生日都不会过,直接就跳过了。

作为儿女,也要谨记这个习俗,如果忘记了,或者是其他原因让老人不高兴了,这也是不应该的。到了70岁以后,老人基本上就变成“老小孩”了,情绪波动较大,再加上身体素质本来就很低了,容易造成很不好的后果。

第四种不能过寿的情况是:年龄到了90岁的老人。老祖宗早就说过:三十而立,立什么?——立身、立业、立家;

四十不惑,明白了什么?——明白了社会、自己、责任;五十知天命,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命运轨迹、人生定位、未尽责任;六十耳顺,看透了什么?——看透人生、生命、名利;七十随心所欲,应该怎样去做?——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从30岁到70岁,这是人一生中都在不断变化的心境。到了70岁以后,颐享天年就可以了,就不要再去做身体承受力之外的事情了。

更何况是到了90岁的高龄,好好在家里享福就行。按照习俗,来到这个年纪,甚至都不建议去拜访亲戚了,因为身体机能都在退化了,一旦在别人家里出现生命危机,不仅给自己添堵,还会给别人添麻烦。

祝寿这样的场面,会让老人的情绪变得激动,如果本身就患有一些基础病的话,这样一折腾,好事都会办成了坏事。

结语

尽孝没有错,老祖宗留下的俗语“寿有四不过,子孙福气多”也没有错,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有一个段子很搞笑,但也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一个99岁的老奶奶过生日,孙子举起酒杯:祝奶奶长命百岁。

看似没什么毛病,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怒目以对,这个时候,时间仿佛都被凝固了。这孙子也不知所措,最后老奶奶发话了:我今年99岁了。

言下之意,难道你这孙子是咒我明年就归西吗?

虽然是一个段子,但很有深意。做任何事情,都要结合实际场景去仔细慎重的思考,然后再做决定。

孝文化传承了千年,自然是要尊重和弘扬的。但只要老人高兴,这些条条框框也是可以适当放宽的,您觉得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