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答案:立德。
解析: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被育之人、育人之人,还要关注所服务之对象--国家和人民,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导读:育人是根本,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

教师,校长都应该实行能力更换制,提高教学质量,教书育人,教育为本,规范校风,清除教育界内的歪风邪气,首先教师和校长自身要具备道德素质,要有爱国主义情怀,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当好校长,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才能把中国建设好,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好务,敬好业,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团结同志,不贪不腐,才能做到忠于党和人民,才能为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作出自己的贡献。

育人有三个目的

教育如何体现“育人”?在我看来,作为目的的“人”包括“人文”、“人格”、“人生”三个方面。所以,关于人的教育,应该包括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格养成的教育和人生发展的教育。

人文是相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言的。龙应台女士这样解读人文:文学使你看见原来看不见的东西,可以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从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思想迷宫的可能;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文学让你看见,哲学让你定位,历史让你连接,这些都是人文的价值。

以人文为基础的人格是做人的准则。人格养成是人的教育的基础,正直诚实是对人格的基本要求,而对人格的起码要求就是人格底线。说话有底线,就是说话讲真话;做事有底线,就是做事有原则;做人有底线,就是做人有良知。人格的底线就是文明人的底线。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经批评一些精英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批评的不是一般的利己主义者,而是那些学过很多知识、善于利用制度的缺陷和传统的弊端,同时又没有人格底线的利己主义者。

人生既有对人生发展的梦想,更有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用以经常提醒自己和检讨自己的格言。

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相对而言,我们更缺乏对人文精神、人格养成、人生发展的教育。理解人文价值,坚守人格底线,反省人生意义,应该成为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必修课。(摘自:钱颖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