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星,星宿名之一,为北斗第四星。文曲星主文运,武曲星主武运,二者相互对应。
“文曲星”也叫文昌或文星,大家都十分熟悉了,古代中状元之人都会被称为文曲星下凡,受到百姓崇拜和敬仰。那么“文曲星”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原来“文曲星”是古代对斗魁六星的总称,后被道教奉为科举士子的守护神。该神在道教神系中地位很高,《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间寿夭祸福,下主十八地狱轮回”。旧时士人多崇祀之,以保功名。
追溯本源,“文曲星”应是“文昌星神”是与四川地方“梓潼神”结合产生的。在天象中,北斗魁星附近有文昌六星,其中“司禄”星主贵贱爵赏,“司命”星主人寿命,民间十分信仰。道教吸收此信仰后,称为“帝君司命之神”,分为左、右。左司命称韩元信,右司命称张子良,是对汉高祖功臣的神格化。梓潼神原是四川地方的守护神,名张亚子(或恶子),仕晋,战殁,人为立庙。唐朝时屡次显灵,唐玄宗封为“左丞相”,禧宗加封“顺济王”。宋太祖加封“忠烈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真宗于咸平年间又封为“英显武烈王”。元延祐三年(1316)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自此以后,文昌星神遂于梓潼神合二为一。清代,农历二月三日文昌生日时,朝廷官员都前往庙宇祭祀。各地建有大量的文昌庙,其神像多为雍容慧颜,坐下白驴,有天聋、地哑二位神童陪侍。南宋道士有托文昌帝君天启之《文昌帝君阴骘文》行世,收入《道藏》,记载文昌出生的《清河内传》也收入此。中国台湾省民间还崇奉文昌、关帝、吕仙、朱衣、魁星为“五文星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