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圣手是谁的称号(唐代诗人王昌龄)

【七绝圣手】指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排行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以曾官江宁(今江苏南京)丞、龙标(今湖南洪江西南)尉,后人因称“王江宁”、“王龙标”。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登博学宏词科,迁汜水尉。越数年,以事谪岭南。

要说在唐朝时,谁的七绝诗写得最好,那么,王昌龄毫无疑问将登上冠军宝座,连李白和杜甫都要甘拜下风。初唐七绝仅七十七首,盛唐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七十四首,几乎占了六分之一。

七绝因为他以及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渐地成为唐代流行的体裁,因此在七绝方面他与李白齐名,王昌龄以七绝成为名家。由此可见,七绝至王昌龄而体制大定,表现手法完全成熟,给后人以很大影响。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隐娘说:这首诗主要是是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体现出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士兵们的信心。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历来对这首诗的评价都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隐娘说:这是王昌龄最负盛名的一首七绝诗。“楚山孤”是炼字,作者送别友人的孤单之情一览无遗。诗人在送别朋友时,叮嘱朋友,洛阳亲友如果问我怎样,我还是一片纯洁之心。整首诗借送友人之机却自写胸臆,告诉亲友,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可谓别有深意。

《从军行七首·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隐娘说: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隐娘说: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而将士们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百折不挠地战斗着,发誓不取得胜利绝不返回家乡。

《从军行·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隐娘说:“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都体现了前锋的仗打得非常艰苦,而“已报生擒吐谷浑”却突然来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我们取得了胜利。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王昌龄不可谓不高明。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隐娘说: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隐娘说:这是一首闺怨诗。从诗的主旨来看,此诗深刻地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轨迹: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触愁—悔愁。 诗也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表现了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的思想。全诗先抑后扬,耐人寻味。

《春宫曲》

【唐】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隐娘说:卫子夫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后被汉武帝召入宫中,大得宠幸,以至废去原来的皇后陈阿娇,立她为皇后。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言近意远。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隐娘说:这首诗运用写意法,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是这首诗的关键所在。

《长信秋词》

【唐】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裴回。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隐娘说:天色方晓,金殿已开,就拿起扫帚,从事打扫,这是每天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就手执团扇,且共徘徊,这是一时的偷闲和沉思。这首诗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其实是非常深沉的怨愤。凡此种种,都使得这首诗成为宫怨诗的佳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