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 皇太极简介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生于费阿拉城(今辽宁抚顺新宾县旧老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

导读:满清十二帝之皇太极

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643年),大清王朝缔造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为叶赫那拉氏。对!你猜对了,慈禧她们家族。这哥们感觉比他爹老哈更有官瘾,于1626年在沈阳即汗位后,次年就改元天聪,十年后改国号为“大清”,正式称帝。

提到皇太极,就不得不提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这个男人就是其弟多尔衮。长期以来,一些史学砖家和历史爱好者都宣称,皇太极的汗位是从其幼弟多尔衮手中篡夺来的。清人蒋良骐的《东华录》记录,顺治八年二月己亥诏内载:“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之位原系夺立”,暗示皇太极篡夺汗位。

多尔衮

至于民间的流传那就更广了,在努尔哈赤晚年,看清了大贝勒代善的庸弱无志,识破了皇太极的“绿帽子”计,开始倚重阿巴亥的三个儿子,尤其是有勇有谋的多尔衮。宁远战败后,努尔哈赤开始筹谋后金大汗的即位问题,正式册立多尔衮为嗣子。但是,无奈时日不久,小贝勒多尔衮的实力还不足以抗衡以代善和皇太极为首的几大势力。最终在汗位的斗争中败下阵来,皇太极在代善与其子岳托等势力的支持下即位可汗。而这只不过是大多数人认为,没有历史证据,皇太极继位之谜仍旧没有答案。

另一种说法,努尔哈赤宠爱多尔衮生母阿巴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传位皇太极的同时秘密立嘱要求阿巴亥殉葬。当时的多尔衮才十五岁,既无功业,亦无威望,对几大贝勒几乎不构成威胁。皇太极即位后,对多尔衮“特加爱重”,大力培养提拔并授予军权。而多尔衮也对皇太极的恩育万分感念,尽心尽力辅佐皇太极,勋劳卓着,成为皇太极最得力的干将。

还有一些学者经过长期的考证,认为皇太极汗位并非传立,更非夺立,而是由诸贝勒依据当时的实力和威望推举产生。太祖努尔哈赤生前未立嗣子,而是确立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继任大汗者须请各贝勒推举产生。当时诸贝勒中,数皇太极实力最强,在诸贝勒大臣聚于朝时,代善提议举皇太极为汗,请贝勒“皆喜曰善。议遂定,乃合词请上即位”。这与贯穿历史的清初最高权力之争形成强烈反差,令人难以置信。但按当时情况,民主推举皇太极为汗,还是有可能的。

因为,当时后金部族相当崇尚武功,而皇太极的武功和势力远远超过其他人;此外,在政治见识、军事才能和个人威望上,皇太极都高出诸贝勒一筹,由于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尚未在落后的后金部落发展完善,遇大事须协商办理,因而推举即位更加比较可信。

皇太极一生中不得不提的女人就是孝庄。

孝庄

孝庄,博尔济吉特氏,原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清太宗皇太极之妃,顺治帝福临的生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长期活跃于各个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绝对是妇孺皆知的话题人物,尤其是关于她和皇太极、多尔衮的爱恨纠葛,让人担心的废寝忘食。

我是孝庄

《孝庄秘史》、《孝庄轶事》、《一代皇后大玉儿》、《江山风雨情》、《大清风云》、《康熙王朝》、《少年天子》、《谁主沉浮》……,她长期盘踞各大电台卫视,加班加点,白夜无休,这身后的工作可比她身前累多了。

孝庄身前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后影响到几代君主。在明末关外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满蒙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之主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为妻,时年十三岁。

孝庄聪明睿智、颇有谋略,在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她不断展示出卓越的政治才华和外交手腕,关键时期,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逐步确立了自身稳固的地位并对大清朝统一华夏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皇太极统治时期,她就助夫承位。接着“赞助内政,越既有年”,“佐太宗文皇帝肇造丕基”。1643年,皇太极没有安排即位之君便暴疾身亡,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大清的内乱一触即发。在此危难之际,她洞观朝局,以退为进、权谋其中,以忍辱下嫁多尔衮为代价换取了儿子福临的即位,换取朝政的安稳,换取了天下的一统。

皇太极在位时间不长。其一生,可以总结为政治、文化和军事三个方面:政治上,完善了后金内部的一系列体制和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封建的君主集权,进一步加强了满蒙之间的联盟。文化上,对先进的华夏文明持积极和学习的态度,重视革故鼎新,努力尝试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军事上,明确了统一华夏的终极目标,积极进行军事革新,吸取宁远战败的教训,将单一的八旗骑兵改为骑兵、步兵与炮兵协同作战,为以后一统华夏铺平了道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