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抬尸棺是哪年发现的(1961年)

九龙抬棺是1961年发现的。
当考古专家发现这座棺材的时候,都被它的外形所震撼。棺材为正八角形,上刻有九条龙,不过不是蟠龙,而是一种被少数民族创造出的新龙,龙头蛇身,脚也不是印象中的四爪,而是蜈蚣的百足脚。

导读:盗墓笔记中九龙抬尸棺的真正主人,是东夏国的万奴王

东夏即大真国,朝鲜史书称东真国,是13世纪时蒲鲜万奴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个国家。蒲鲜万奴原为金朝将领,他于贞祐三年(1215年)自立为天王,国号大真,年号天泰。1216年降于蒙古,1217年再度自立,国号东夏。势力最大时,西北至上京城(今黑龙江省阿城白城子),西南至婆速路(今辽宁省丹东九连城),东南到曷懒路(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与恤品路(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双城子)。大真国前期的政治中心在咸平(今辽宁开原北),复国后移至南京(今吉林延吉城子山)。1233年,蒙古窝阔台派皇子贵由灭之。

​ 东夏的创立者——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于公元1215年,金宣宗贞佑三年(乙亥年)十月,兵败消亡之际,为重振女真民族精神,在东京建都自立为天王,国号“大真”,年号天泰,谋求女真之复兴。

大真建立之初,处境艰难,被蒙、金、西辽三国所围困,为求未来,1216年10月间,蒲鲜万奴递出降表,以其子帖哥为人质入侍御营,曲降蒙古。 1217年六、七月间,蒲鲜万奴再度自立,改国号为东夏,年号仍延用天泰,建都开元城(其地今址众说不一)。也有说其国号本为大夏,因地处东方,为别于西夏故而名之。朝鲜史籍称之为东真。  经过数年经营,东夏不断的用兵,势力所及,包有了金的曷懒路、速频路和胡里改路地区,疆域范围大致为东至日本海,西北至胡里改城(黑龙江依兰),西至张广才龄,南至婆速府与朝鲜青州(朝鲜咸镜北道一带),最盛时达到南起西逾大龄中经定平东止都连浦的朝鲜古长城东段,北至今黑龙江巴彦、依兰以北至黑龙江下游地区,西起今吉林中部偏西至黑龙江南部当中一带(后期包括金上京城在内),东至日本海。 1233年9月,蒙古大军取道高丽,金蒙古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命皇子孛儿只斤·贵由及诸王孛儿只斤·按赤带率左翼军征讨蒲鲜·万奴,蒲鲜·万奴在抵抗中兵败被杀。蒙军继续前进,攻占“开元(黑龙江省牡丹江东部)、恤品(绥芬河流域中下游),东土悉平”(《元史》)。东夏国亡,立国一十九年

​九龙抬尸棺:东夏国万奴王的棺材,据说棺材上刻有九条龙,但是此龙不是蟠龙,而是少数民族创造出来的新的龙,九条龙拥簇着万奴王的棺材,似乎是推他上天一样。龙身是蛇身,而龙足却是蜈蚣的百足脚,棺材四周都有毒性很烈的虫子,来保护棺材。这九龙抬尸棺和普通的棺椁不一样,而是个正八角形的,每个角有一条龙支撑,八龙又被一条龙给环绕起到稳定的作用。而在小说《盗墓笔记》中也曾提到过这个神秘的棺材。据说这个棺材的主人是东夏国万奴王,上面的九条龙其实是巨型蚰蜓。

小说中,东夏皇帝的九龙抬尸棺在长白山,史书中很少提到东夏这么一个女真族政权的存在,作为一个国家实体,于金朝衰亡之际,为求女真的复兴,脱而自立,存在了十余年,领有吉林、黑龙江两省大部,曾与蒙古汗国共享高丽的纳供,称雄于辽东地区。国号初名大真,后为东夏,朝鲜史籍称之为东真。

​考古学家最近考证东夏国位于延吉市东约10公里延吉市与龙井市交界处,布尔哈通河与海兰江汇流处的城子山上。城子山,因山上建有古城,故名。山顶四周有上石混筑的城庙,长约4.5公里,中部有宫殿址遗迹,出土许多东夏国文物。金末为东夏国南京址。 城垣依山势以石材修筑,呈不规则椭圆形,基宽5一7米,高1一3米,周长44.54米。有4门址。东南门修在山岗上,较窄,无瓮城。门外陡坡上有一之字形古道,门内侧近处,有一组建筑遗迹。东门、北门,分别修在沟口处,较宽,有瓮城,是出入城内外的主要通道。西门位于西山之上的城垣中部,门外有一八字形防御设施。 城内地势开阔,于城中央的缓坡上有宫殿址一处,作为阶梯式,共9阶。每阶约宽10米,长约17米,其上排列有础石。础石排列平面呈长方形,加工比较粗糙。殿址上散布着青灰色布纹瓦和泥质灰陶瓦片。 城内尚存多处居住址。距北门约600米处的北侧慢坡上、有密集的居住址,地表散布大量辽金时期的碎砖、残瓦。在宫殿址的南侧和西部,也有较大面积的居住址,散布辽、金时期文物。东南门近处,有一小围墙遗迹,围墙内散布辽、金时期的灰砖瓦。城时期的灰砖瓦。城内西侧坡地上,可隐约见到排列有序的凹陷的居住址。在宫殿址对面坡地上,有很多褐色或红褐色板瓦,其凸面上饰有绳纹、网格纹、席纹等。这种板瓦与集安市出土的高句丽板瓦相似。 城中出上的绝大多数器物属于金代的东夏国。

​1961年,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此城址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边古长城处于八道沟的双峰山和延吉市北的平峰山山脊上,它西起和龙县土山乡东山村二道沟的山坡上,蜿蜒经过于河龙市的西城、龙门乡、龙井市的细鳞河、桃园、铜佛、延吉市的八道、烟集、长安乡等的崇山峻岭中,消失在东距延吉市15公里的磨盘山附近。长城多为土筑,也有石筑,全长约150公里,已发现烽火台17座。最长的一段是从细鳞河至老头沟镇的一段,约长10公里;保存最好的一段在老头沟的官船村,尚存高约3米左右。古长城无文献记载。据研究认为是东夏国的江城。也有认为始建于渤海,其与珲春的“边壕”一起是渤海中京和东京的拱卫之城,后为东夏国利用并改建为防御工程。还有认为它是金代长城或高句丽时期长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