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出自清代顾炎武《日知 录》。这句话的意思是:保卫天下,就算是没有任何地位的平民百姓,也有参与 的责任。
导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为何寓居山东21年?
顾炎武是著名思想家、史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将之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晚年长期在外游历,曾先后到过山东、北京、河北、河南等省份,其中在山东生活长达21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印记。
反清避祸流亡,在山东找到安身处
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典制掌故、天文地理、经史、金石、书法、音律、训诂学等都很精通。然而家族几经变故,连祖宅都被焚毁,再加上明朝末年社会动荡,顾炎武过得雪上加霜。17岁时,顾炎武与同里好友、名士归有光之孙归庄一同加入复社,反抗明朝宦官专权。
清朝叶衍兰绘制的顾炎武像
清朝入关后,对江南地区的文人实行高压政策,不允许聚众结社。复社宗旨转向反清复明,顾炎武热情不减,在江南一带秘密从事相关活动。顺治十二年(1655年),顾炎武因支持张煌言等人的反清活动,被昆山当地富豪叶方恒告发,被逮捕下狱。在好友归庄等人的积极营救下,顾炎武最终历险出狱,但叶方恒不肯罢休,又派刺客追杀他。
45岁的顾炎武不得不背井离乡,开启了“北漂”生活,他先后在山东、河北、北京、河南、山西、陕西等地驻足。自初到山东,到康熙十六年(1677年)四月最终离开,顾炎武在山东生活了21年时间。
从区位条件看,明清时期,山东经济发展水平虽不如江南,但远胜北方其他地区,便于外来人口立足。山东与安徽、江苏毗邻,京杭大运河将山东与江南紧密联系起来,地理位置的临近,是顾炎武出行首选山东的重要因素。
从政治形势看,山东是明末清初农民起义较频繁的地区,亦是北方反清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这对于怀有复明期待的顾炎武无疑有着很大吸引力。早在顺治四年(1647年),高青人谢迁领导的反清起义队伍攻入淄川城,杀了带头剃发降清的大官僚孙之獬。正在山东游历的顾炎武听说后,写下了《淄川行》一诗:“张伯松,巧为奏,大纛高牙拥前后。罢将印,归里中,东国有兵鼓逢逢。鼓逢逢,旗猎猎,淄川城下围三匝。围三匝,开城门,取汝一头谢元元。”此诗写出了他对起义军的赞颂和喜悦心情,表达了他坚持抗清、矢志不渝的决心。起义最终失败,谢迁被俘,多尔衮亲自劝降,但谢迁坚决不从,最后壮烈就义。顾炎武敬佩不已,将他的遗骨收葬于淄川五松山嬷嬷幢,并亲自为之撰墓志铭。
从人际关系看,顾炎武一直与山东的复社成员保持着密切往来。山东是复社的重镇,据吴山嘉《复社姓氏传略》记载,北直隶复社为35人,河南、山西44人,而山东则有72人。顾炎武到山东的第一个地方是莱州,莱州正是当时江北地区复社的中心。在这里,顾炎武与当地复社领袖赵士完、任唐臣相交,而日后顾炎武在山东所结交的人物,也大多与复社有关。
心爱的田产引来牢狱官司
漂泊在外,处处得花钱。土地是农业社会维持生存的重要资本,也是顾炎武晚年最重要的谋生之道。顾炎武北游山东诸地时曾多次置办土地产业,其中以章丘桑家庄田产最为著名。
章丘桑家庄田产的入手,始于康熙四年(1665年)。这一年,顾炎武由泰安至德州,又回到济南,“置田舍于章丘之大桑家庄”。这份田产并非精心要购置的,而是当地人谢长吉因无力偿还所贷之资,将土地抵给了顾炎武。
顾炎武很喜欢这块地。他的好友张尔岐、徐夜、张光启等人的久居之地与章丘皆隶属于济南府,即使程先贞、谢重辉所在的德州、颜光敏所在的曲阜,距章丘亦仅二百余里。定居于此,便于他与好友们联系来往。
晚年顾炎武虽然一直处于游历途中,但是有了这块田产,顾炎武总会回到章丘桑家庄落脚,一为缓解旅途辛劳、迎接新年,二为料理土地及收益情况。桑家庄的田产也成为其生活与外出游历的主要经济来源,顾炎武曾有“久客历下,杜门守岁,不免饥寒,亦复何乐于此”的感慨。
然而,就是这份顾炎武衣食之源的田产,却为他引来了牢狱之灾。明末清初,山东即墨姜元衡因不满其主黄培,状告黄培刊刻反清逆书。这场“黄培文字狱”历经四年,牵连数百人,是清初北方最大的一场文字狱。顾炎武与黄培交好,当年拿土地抵债的谢长吉趁机勾结姜元衡,陷害顾炎武,妄图从中得利收回农田。在亲友帮助下,顾炎武虽然最终摆脱囹圄之困,但也深深感受到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
在牢狱中,好友张尔岐曾劝顾炎武及早转让章丘田产,以绝后患。顾炎武感念好友相劝之意,也曾动过出售转让念头,但是“田亏粮羡”使得土地难以转手,若是白白拱手让人,顾炎武又心有不甘,不了了之。
事实证明,顾炎武的这份田产一直没有出售。康熙十三年(1674年),在经历章丘田产引发的牢狱之灾数年后,顾炎武在桑家庄度岁写下《刈禾长白山下》诗:“载耒来东国,年年一往还。禾垂墟照晚,果落野禽间。食力终全节,依人尚厚颜。黄巾城下路,独有郑公山。”诗中既赞美了齐鲁田园风光,又说明了自己购置农田的主要原因:一是生活上可以保持自立,而不仰赖他人;二是政治上可以守住气节,而不必为生计向清廷称臣。可见,顾炎武对桑家庄田产土地确是情有独钟。
康熙十九年(1680年),顾炎武在西行关中时遇到财政困难,还曾想起章丘之田,说“山左之产,今日尚值千金,闻其地粮食甚贵,或亦可售之时”。所以,当时章丘田产仍属顾炎武所有。顾炎武去世之后,章丘农田疑被徐氏外甥掌管接收。
作为读书人,顾炎武似乎对“读书耕田”情有独钟。江南初陷之时,顾炎武曾扮作商贾来往于江东太湖等地。然而,从商非他志趣所在,相比之下,以土地作为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易被顾炎武接受。
《山东考古录》考证历史地理疑难
顾炎武几乎游历了山东的各个地方。他自莱州出而到即墨、潍县、青州,西至济南府及下辖的章丘、济阳、长清以及德州、泰安、曲阜、兖州等地,并且对各地的风物人情有所研究。他游览崂山、不其山、泰山、张氏万斛园,拜谒夫子庙、周公庙、孟子庙、天庆宫,寻访灵岩山寺、汉景相公碑、苏禄国王墓等,度过了难忘的时光,留下了数十首诗歌。
游历期间,顾炎武还广泛结交当地学人和布衣隐士。统计显示,他与赵士完、任唐臣、张允抡、黄培、黄坦、徐夜、张尔岐、马骕、张光启、刘果庵、颜光敏、程先贞、李紫澜、李焕章、薛凤祚、刘在中、徐元善、孙宝桐、谢重辉、李源、王士禄、王士祯等二十余人有过深交。其中徐夜、张尔岐、程先贞等人,是他最为看重、交往密切的朋友。这些文士皆为当时山东学界翘楚,他们彼此诗文交流、学问切磋,留下了许多佳话。
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心无旁骛的治学精神、博征精研的治学方法,构成了顾炎武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广泛交游中,顾炎武影响了彼时的齐鲁学子,更为历代士人所崇尚,产生了久远的社会影响,后世山东著名学者如孔广森、桂馥、郝懿行、王懿荣等人,在治学中都可以看到顾炎武的治学精神及人格魅力的影响。
与此同时,顾炎武勤于著述,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他的《日知录》《音学五书》《肇域志》《金石文字记》等著作,基本上是在山东完成的。在山东居处游历期间,顾炎武还投身齐鲁文化事业,参与了《邹平县志》《德州志》《山东通志》等地方史志修撰工作,为《崂山志》作了序言,写了《山东肇域记》。顾炎武还著有《岱岳记》八卷,是对泰山人文地理及其历史掌故所作考证的著作,可惜不见传世。
在顾炎武专写山东的著作中,刊布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数《山东考古录》一书。他用文献考证的方法,对在山东游历期间所看到的事物和与这些事物相关文献记载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山东考古录》的内容看,他是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写成,且该书对山东的地理掌故考证尤详,体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顾炎武在《山东考古录》中首先为济南的华不注山正名,指出《齐乘》中的错误,认为华不注与靡笄山绝非一山。他考证“不注”实为“跗注”,“不”与“跗”古音相同,“跗”为“华蒂”之意,华不注山名之意乃“言此山孤秀,如花跗之注于水也”,从而解开了人们的长期困惑。在后文,他又考辨灵岩古寺,谈论泰山无字碑等众多古迹,解释崂山之名起源,留下许多独到见解。
齐长城锦阳关段
该书对齐长城的考证更是开创性的。在《考楚境及齐长城》一文中,顾炎武引证《左传》《史记》《战国策》《竹书纪年》《泰山志》诸书,指出:“齐宣王筑长城,缘河经泰山,千余里至琅琊台入海”,并分析认为齐国以南的劲敌楚国,曾攻占琅琊、莒县、泗水、曲阜等地,实际控制了齐国边境以南地区,直接威胁齐国腹地临淄、青州一带,从而明确指出了齐长城的修筑时间、重要意义与战略目的。
顾炎武对齐长城的研究并未到此为止。他以史家的敏锐与灵感,把长期流传的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与齐长城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这一传说的起源、演变与传播,所写成的《杞梁妻》一文后来收入他的名作《日知录》中。他指出,杞梁妻传说始见于《左传》《礼记》,内容是齐国将领杞梁攻打莒国时阵亡,杞梁妻痛而哭之。到汉代刘向《说苑》《列女传》,则演变为痛哭哀极,致莒国城墙倒塌。杞梁故事发生时,尚未修筑齐长城,故与长城无关。但后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影响极大,逐渐衍化为哭齐长城、秦长城。这一考证奠定了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基础,至今研究者基本未超出顾炎武当年所论。
《山东考古录》对后世影响深远。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学者叶圭绶完成了《续山东考古录》。叶圭绶在书中有言:“余十七岁时,读顾征君炎武《山东考古录》,辄叹精核得未曾有。”(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