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灵涂炭(拼音:shēng líng tú tà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尚书·仲虺之诰》。
“生灵涂炭”的原义是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含贬义。
生灵涂炭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比喻老百姓生活在非常痛苦的境地。
在公元386年,后燕、后秦攻打前秦的首都长安,苻坚被处死。
前秦的幽州刺史王永便拥立他的儿子苻丕当了皇帝。苻丕当上皇帝后,任命王永为左丞相。
王永向全国写了一篇通告,号召前秦各地的军队联合起来,共同讨伐敌人,其中写道:
自从我们的先帝苻坚被敌人杀害后,首都长安被沦为贼窝,国家经济衰退,老百姓都生活在泥沼和炭火(生灵涂炭)之中,非常痛苦。”
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 读史明智,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