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是弥勒菩萨的道场。梵净山的佛教文化丰赡,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梵天净土即是指云贵高原与湘、渝、鄂交界的黔东北边缘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的梵净山。其古老的山体距今已有10~14亿年的历史,是从沧海磅礴的大海繁衍为巍峨峥嵘、苍莽逶迤、秀美纯净、原生古朴的桑田的见证。
天空之城——梵净山
世界上最遥远的寺庙“漂浮”在2336米的云海之上。大多数人只能仰望,少数人才可攀登,拨云见日。有着“天空之城”的贵州梵净山,需登8000石阶,才可临顶礼佛,着实需要费一番功夫。但这里独特的景观和山顶的庙宇,是世上无二,仅此一山的。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交界处,海拔2493米,系武陵山脉主峰,森林覆盖率为95%,是中国少有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中国五大佛教名山。
梵净山山形复杂,环境多变,由此形成了全球为数不多的生物多样性基地。梵净山总面积为567平方千米,遗产地面积402.75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珙桐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梵净山佛教开创于唐,鼎兴在明。明万历所立《敇赐碑》将梵净佛山誉为“立天地而不毁,冠古今而独隆”的“天下众名岳之宗”。
明代的时候,梵净山得“弥勒道场”之名。据传说,梵净山金顶之上原来是一块完整的大石头。石头非常光滑,每天日出的时候都能映出红云,故有“红云金顶”之称。这块好地方呢就引来了释迦和弥勒两个佛祖的争抢,最后两祖商量好,拿一柄金刀将大石头一劈两半,一人一半,于是就有了现在金刀峡的景观。后人以索桥链接金刀峡两边,并在两侧分别建立释迦、弥勒二殿,后来弥勒殿香火鼎盛,于是就有了弥勒道场的名号。
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其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
红云金顶是佛山之核心。绝峰上两殿鼎峙,两佛临銮,无边法界,极乐天宫的营造,是南宋白莲社在“人间净土”建设上的点睛之笔,是名山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是红云之上盛开的一朵奇葩。
佛光是梵净山最奇特的天象奇观之一,在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时分,人们在太阳相对的云雾上,经常可以看到七色光彩组合成的巨大光环,倏忽间飘飞而至,里面佛影端坐,庄严肃穆,其景奇异之极,其光绚丽之极!
梵净山这种种神奇、神圣的自然现象和人文遗迹,被科学界誉之为“地球和人类之宝”;佛教界则视为“同体大悲”的菩萨精神的人间实相。
“峨嵋天下秀,梵净天下风”梵净山的诸多奇景都与风有关。金顶所在,是直插云霄的一柱孤峰。因千百年疾风穿峡,由腰至顶裂成两座山巅,崖边立有蘑菇石,如天然雕塑艺术品般,日日亦受这风吹雨打,岿然不动。
风吹云来,山顶气象变化万千。时而云海汹涌,山石为船,时而云流突然跌下山谷,瀑布般倾泻。风停云驻时,阳光穿透云层,佛光骤现。云雾蒸腾中,俯瞰金顶如仙人足迹,两峰间的拱桥似南天门,峰顶的庙宇就是那天上宫阙。
秋风拂过,梵净山进入了最有禅意的时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红叶与庙宇相衬,天街两旁好似被镀了一层金。岩石与云雾,都是佛祖的无字经书。每上一层台阶,每一次深呼吸,都好像让内心更平静了一点。抵达峰顶,上一炷香,虔诚叩拜,为家人祈求平安与健康,这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简单的心愿,也是旅途中最大的圆满。许多人来到远方,寻找一个寺庙,求神拜佛。
梵净山地貌景观奇特,孤峰突兀,断崖陡绝,瀑流跌宕。登高红云金顶,目极八百余里,巨大的山体带着极具威严的震慑力镇守天边。美国CNN赞誉梵净山上的寺庙是中国不可思议的建筑。梵净山的特别之处,是值得我们一去再去的!
摆渡岛航,风景导航,你我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