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
傣族的特点和风俗
1.服装:傣族是云南省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傣族人居住的地方大多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此,服装充分体现了气候温暖、山林茂密、物产丰富的特点。它不仅注重实用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装饰意义。它能反映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性格和民俗。苗条的傣族女孩们把黑色和明亮的发髻放在头后,在紧身上衣和花裙子之间系上银色腰带。她们挺拔优雅,就像古典淑女的魅力。
2.饮食:习惯于早上和晚上吃饭。其主食、副食和菜肴丰富多彩,具有品种多、酸辣可口的特点。傣族生产的粳米和糯米不仅体积大,而且含油,糯米的粘度也大。日常肉类包括猪、牛、鸡和鸭,不吃或少吃羊肉。生活在大陆的傣族人喜欢吃狗肉,擅长烤鸡和烤鸡,他们非常喜欢鱼、虾、蟹、蜗牛和其他水产品。
3.节日:著名的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第一天和第二天是送走旧东西的意义,最后一天是迎接新生活的体现。通常在清明节后的第十天举行。男人和女人泼水,互相祝福。它象征着“最好的一天”。在泼水节的传播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其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泼水节更多的神奇意义和民族色彩。
傣族人独特的新年习俗
说起傣族,我们最先能想到的可能就是泼水节了,但您知道,泼水节就是傣族的新年吗?
跟我国大多数民族把冬去春来的正月当做新年不一样,傣族是在每年农历清明节前后十天左右庆祝新年的,也就是泼水节,也可以叫它“浴佛节”。
那么为什么会有泼水节呢?相传,在很久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西双版纳,并且抢来了七个美丽的姑娘做他的新娘。姑娘们自然不愿意,但是又无法打败魔王,于是她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某天夜里,其中一位姑娘准备了上好的酒和肉,她把魔王灌醉,诱使魔王说出了自己的弱点。
原来,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最怕自己的头发勒住脖子,姑娘听了以后趁魔王大醉,当机立断拔下魔王的一根头发去勒他的脖子。魔王的头掉了,但是却变作一团火球,滚到哪里火就烧到哪里,烧毁了房屋,烧光了粮食。人们为了把火扑灭,不停地往魔王头上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火扑灭了。于是人们就把那一天定为泼水节,意为除灾去厄,辞旧迎新,迎接美好新生活的意思。
傣历的六月,就是农历的清明节前后。这正是生机勃勃的时候,不过因为云南的气候比较温和怡人,所以在泼水节前后,天气已经有些热了。在这样略微炎热的天气里,人们聚在广场上相互往对方身上泼水,不仅是凉爽,而且代表着祝福,被泼的越多,就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
泼水节可以说是傣族最盛大也是最重要的节日了,这个节日不是一天就结束,而是维持三到七天,在这么多天里当然不是只泼水就算过节了。其实,泼水只是其中一天的活动,在其它的几天里,人们还要划龙舟,放高升,年轻男女在一起丢包玩耍和交流物资等。
划龙舟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与我们常说的赛龙舟区别并不大,那么“放高升”是什么呢?
放高升,其实有点类似于我们过年庆祝时放的烟花爆竹,不过“高升”的体积和重量可都要大得多。因为它是用整棵的大竹子自做成的,先选好要用的整根大竹子,把里面的竹节用工具打通,然后装上火药,这样做成的高升点燃以后能蹿到空中两三百米。人们也通过它来祈愿风调雨顺,步步高升。不过,放高升可不只是家庭活动,各个寨子在节日的时候通常还会举行比赛,看哪个寨子放的最高,不过比赛结果却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大家能聚在一起庆祝节日,收获欢乐。
除了这些,“丢包”也是傣族新年里很重要的一项活动,丢包所用的“花包”一般是傣族的姑娘们亲手制成的。选取美丽的花布和漂亮的丝线,缝好后里面装上棉籽或者其他颗粒填充物。做好的花包差不多有橘子那么大,菱形,四个角上都有丝线做装饰。
丢包这项活动主要是未婚的青年男女参与玩耍,人们聚在一起互相抛掷花包,姑娘们站在一边,小伙子们站在另一边,姑娘们把花包抛出,小伙子们看准了去接,接到了再把花包抛给姑娘,万一接不住则要为姑娘线上一件礼物或者一朵鲜花。而很多年轻的男女也在一掷一接的来回中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
由于云南有漂亮的孔雀和大象,所以在节日期间通常还会有孔雀舞和白象舞表演,整个节日期间可谓是精彩纷呈,充满了欢乐。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产物,造就了傣族人民极具特色的节日习俗和文化,也让我们今天有幸能了解到“泼水节”这个充满了吸引力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