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高手父母学育儿?
友人分享喜讯,师兄的孩子高分录取北大。友人几年前向师兄取经,那时孩子已经比较优秀,高中三年则继续提升。当年一些更闪亮的学霸,现在则黯淡了。
总结一下特点:
1.孩子学业天赋不错,但不算顶尖。不擅长奥数,也没在上面砸时间。
2.孩子学科均衡,没有弱项。
3.家庭亲子关系好,父母陪伴孩子时间多。
4.父母有教育主见、定力,不是鸡娃党。孩子没上过辅导班,但是阅读丰富,父母日常与孩子天南海北讨论各种问题。
5.父母身教很好,父母都有从体制辞职的经历,现在事业成功。家庭氛围的底色是:每一个人都在学习、成长、奋斗。
后来,讨论话题就转向如何向高手父母学育儿。有3点可以注意:
1 不是所有学霸的父母都是教育高手
有的家庭,则是给孩子很大的成长支持,使得孩子的潜力能充分发挥。有的家庭,是孩子中了基因彩票,冲破了家庭的束缚,没被折腾坏。
“学神”吴谢宇弑母案,原因之一,是他把自己的价值都捆绑在学习成绩、第一名上面,他要超过所有人,学业受挫后越来越极端。这样的价值观,有浓厚的家庭印记。
学霸家长自带光环,旁人想看清这点不容易。
比较好的思路,不是照搬照抄,重点不在孩子用什么教辅、报什么班,而是回到更基本的层面,看教育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是如何在优秀家庭中落地的。
比如,良好的家庭氛围、充足的智力背景支持、稳妥不走极端的学业规划,都是可以参考的。而亲子关系不好、牺牲式育儿、奥数班补课班堆很多,这些通常不值得学。
2 改进自家的教育生态,而非打破重建
孩子大人都有自己的气质,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这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系统。
改变家庭生态,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以现在为起点,以自己为主,一点点调整,而不是彻底打破重建。因为复杂系统是生长出来的,打破重建只会东施效颦。
对高手观察越多,就越要观察自己、分析自己、教育自己,吸收他人优点为我所用。学高手,本质上还是引发自身的思考和改进,增强自己的力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调整自己的做法。
3 放下对结果的执念
良好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却无法让每个人都成为天才学霸,成为科学家。绝大多数孩子最后还是会成为普通人,从事普通的工作,包括绝大多数名校毕业生。
孩子生而不同,有的天生擅长学习,有的则擅长学习之外的事情。孩子能考好当然好,考不好也不能算教育失败。
受过良好教育的普通人,生活积极向上,工作持续精进,爱琢磨、爱折腾,通过积累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这样就很好。同时,精神生活丰富,对文学、音乐、艺术等等文明成果都有欣赏的兴趣和能力,这样已经非常好了。
几十年后,当我们历经沧桑、垂垂老矣,回顾孩子的教育,也许会发现,最重要的不是高考分数和毕业学校,而是:孩子是不是过上了有荣誉感、自豪感、幸福感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