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效应(心理学词语)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深夜效应(你夜晚的冲动,真的无法避免吗?)

​深夜,你不自觉地打开了前任的社交媒体页面,往日的回忆犹如潮水般涌来。或许你会突然决定发一条短信,或是直接打个电话。又或者,你会在某个社交平台上匆匆结束一段关系,或反复斟酌下一个决定,清晨醒来时却对自己的冲动感到深深的后悔。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深夜效应”。

​深夜的情感

深夜,是一个神奇的时段。白天的喧嚣逐渐远去,我们从各种社会角色中抽离出来,暂时不再是那个职场中的拼命三郎,或是家中的顶梁柱。我们回到了个体的状态,开始面对真正的自我和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这种时刻,人的情绪极易波动。研究表明,夜晚时人们的情绪调节能力会下降,自控力削弱,情感冲动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正如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的“自我损耗理论”所指出的那样,人在长时间的情感压抑和压力下,自控力会逐渐耗尽,夜晚是这种自控力最低的时刻。

这解释了为什么深夜我们会做出许多白天看似不合理的决定。这种情绪波动下的行为,如半夜打给前任的电话、冲动地结束一段关系,甚至做出重大的人生决定,往往让人醒来后感到后悔。

​情感反刍

我们为何会在深夜情绪波动更为剧烈?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反刍,指的是反复思考、重温过去的经历或情感。当白天的忙碌褪去,情感反刍的频率会显著增加。夜晚的宁静放大了我们对往日情感的关注,也让那些隐藏在潜意识深处的心事浮现出来。

比方说,白天忙碌的你可能不会想起那个你已经分手的恋人,但当夜深人静时,你开始翻阅对方的社交媒体,甚至开始质疑当时分手的正确性。这并不是你突然对对方的情感爆发,而是因为你的大脑开始对过去的情感经历进行反刍。

社会角色的转变

白天,我们被各种社会角色束缚,遵循着外界的规则与期待。无论是作为员工、家长,还是朋友,我们都在扮演着符合社会期待的角色。但夜晚来临,所有这些角色褪去,我们得以面对一个最真实、最赤裸的自我。

这种角色的转变,使得深夜成为自我审视的最佳时刻。然而,当审视过于强烈或带着情感色彩时,它也可能将我们推向情绪失控的边缘。我们在白天理智做出的决定,可能会在夜晚被情绪推翻。这就是为什么,深夜时人们常常会采取一些看似不理智的行动,如重新联系前任、突然结束一段关系,或是陷入长久的自我怀疑与困惑中。

​生理节律与心理影响

除了心理层面的原因,生理学也为“深夜效应”提供了另一层解释。人类的昼夜节律决定了我们在夜晚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随着夜晚的来临,我们的大脑逐渐进入休息模式,皮质醇水平下降,情绪调节能力减弱。此时,负面情绪更容易被放大,导致我们做出过激的情感决策。

如何应对深夜效应? 

那么,深夜效应是否无可避免?实际上,认识到这一现象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1. 推迟决策: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在夜晚情绪波动较大,避免在深夜做出重大决定。告诉自己:“我明天再做决定。” 白天,情绪较为稳定时,决策往往会更理智。

2. 减少情感反刍:尽量不要在夜晚重温过往的情感经历,尤其是在情绪波动时。可以通过冥想、阅读或听音乐来转移注意力,避免陷入反刍的陷阱。

3. 制定情感清单:将那些让你感到困扰的问题在白天有条理地列出来,逐一思考解决办法,避免在夜晚时被突如其来的情绪打乱思绪。

我们需要警惕情绪的支配,学会掌控自己的思维与行为。而这种能力的锻炼,不仅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情感生活,也会让我们的人生决策更加明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