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精是什么东西

地精一般借指百谷或大地的灵气,同时也是人参、肉苁蓉、何首乌的别名。

在中国人看来,众多中草药中有一味可以起死回生、延年益寿的仙药、被称为“地精”,但同时也被誉为“百草之王”,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药中上品;明代《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说它根如人形,有神(即有灵性),并谓之神草。它就是人参!

人参是一种五加科植物,喜阴凉,混在杂草中不容易认出。等到秋天时,人参结出红红的果子,就比较容易认出来了。每到秋天,挖参人就搭伙进山,他们称之为“赶山”。据说挖参也有很多讲究,进山之前要拜山神,进山后不能高声言语,更不能胡言乱语,以免惊跑人参,人参都有灵性,如果发现人参,就用一根红绳把它捆住,这样人参就不能跑了。

挖参人在挖人参

有名的东北三宝之首,就是人参,由于产地在长白山,也称之为长白山人参,长白山地区在满清王朝时期,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龙脉所在,所以有三百年的封山之实。当时长白山地区的人参不准普通百姓采参。那时采参需要皇帝发放特别许可证,可见人参的珍贵,如此一来,给当地的野生人参以广大的生存环境和清静的庇佑场所。也使得长白山人参名扬天下。

有名的长白山人参

关于人参,自古都流传着许多传说,大多还与儿童有关,此外,不管是在神话故事,还是在现代小说中,人参成精的故事也很多。正是因为这些,人参的某些特征让许多人认为它确实是可以成精的,比如它的长的就像个人字。

“人参娃娃”

人参的炮制非常复杂,导致商品人参的档次相当多。如直接晒干的叫生晒参,煮沸的冰糖水里“炸”过的叫白糖参,蒸过的为红参,还有鲜参;山里挖来的野参叫野山参。人参头也叫参芦,是一味催吐药。人参身、须属于补气类中药,参须药力薄,入药主要用参身。生晒参较白糖参药力强,但较红参弱(中医还认为红参性偏温)。白糖参药性平和,价格也不贵。

红参

人参的效用确实神奇。《神农本草经》记载着中国四千年前就已形成的人参药用的精髓:“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人参的总皂甙是其最主要的神奇物质。国家药典说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人参

一个关于人参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山东有座云梦山,山上有座云梦寺,寺中住了两个和尚,一师一徒,师父无心在山上烧香念佛,经常下山与朋友吃喝玩乐,平时对小徒弟百般虐待,小徒弟被师父折磨的面黄肌瘦。有一天,师父下山会友,小徒弟正在庙中干活,这时不知道从哪里跑来一个红兜肚小孩,帮小和尚干活。从此以后,只要师父一外出,红兜肚小孩就来帮小徒弟做事。师父一回寺,小孩就不见了。日子久了,师父看见小徒弟脸色红润,再多的活也能干完,感到很奇怪,心想这其中一定有奥妙,他把小徒弟叫来,一番盘问,徒弟出于无奈,终于说出了真情。师父心里暗想,深山野外,哪来的红兜肚小孩呢?莫非是神灵相助?他从箱子里面取出一根红线,穿上针,递给小徒弟,并交待等小孩出来玩的时候,悄悄把针别在小孩的红兜肚上。第二天,师父又下山了,小徒弟本想把实情告诉红兜肚小孩,可是又怕师父打骂,只好趁着小孩急着回家的时候,把针别在小孩红兜肚上,第三天清晨,师父把小徒弟锁在家里,自己拿着锄头,顺着红线,找到一棵老红松树旁边,看到那根针插在一棵棒槌苗子上,他高兴极了,举锄头就挖,挖出了一个参童出来。拿到寺里,把“参童”放在锅里,加上盖,压上石头,然后叫小徒弟升火烧煮,偏巧这个时候,师父的朋友又来找师父下山去玩,师父推辞不掉,临走时,对小徒弟千万叮咛:我不回来,不准掀锅。师父走后,锅里喷出异常的香气,小徒弟出于好奇,搬开石头,揭开锅盖,原来锅里煮着一颗参童,香气冲鼻,小徒弟掏下一块放进嘴里一尝,味道又甜又香,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干脆吃光为止,连汤也喝个精光。就在这时,师父急急忙忙的跑了回来,小徒弟一急,在寺里跑了两步,顿觉两脚轻飘飘,然后腾空飞翔而去,师父一看这般情形,知道“参童”被小徒弟偷吃了,懊恼莫及。原来红兜肚小孩,是那棵人参变的,老红松树下长着一对人参,自从那棵“参童”被老和尚挖走以后,剩下的这棵人参对着老红松哭哭啼啼,老红松说:好孩子,别哭了,我带你到关东去吧。那里人烟稀少,我可以永远保护着你。人参不哭了,就跟着老红松,从山东逃到了关东深山老林,就在长白山上安家落户。从此以后,关内人参逐渐消失,而长白山的人参却愈来愈多。越来越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