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无福之人的四种衰相,有你吗?
古语有云: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大意是说,人生当中的祸与福,并非天定,而是自己招致。
言外之意,一个人无论有福还是无福,归根结底,皆源于自身的造作。
何以见得?
我们举一个例子——无福之人的四种衰相,即:
一、傲慢之相
清代名臣曾国藩有句名言: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大意是说,一个人即便是才气过人,也一样会因为“傲慢”而失败。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傲慢其实是为人之大忌。
进一步说,傲慢大致有两大弊端,一是傲慢的人,往往会自以为是,不思进取,迟早会被淘汰,二是傲慢会招致他人的反感,甚至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而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福气了。

所以,我们为人处世,最好就是放下姿态,让自己尽量处在平地之下。只有这样,才能规避祸患,无往不利,正如《易经》中所讲“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真正的君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懂得保持谦逊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内心没有骄矜之意,言行才不会放肆无礼,以至于得到他人的拥护与帮助。
反之,一个人若是表现出傲慢的样子,那就很容易变得让人讨厌,这就是为什么讲“傲慢”之人大都无福的道理。
二、刻薄之相
所谓“刻薄”,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无德。

古人讲“厚德载物”,而无德之人,自然无法承载一切,难有包容之心了。
更何况德行是一个人的成就的基石,唯有德行厚重,一个人才能真正承载自己身上的名与位。
反过来,刻薄的人,由于无法包容他人,其胸怀就很容易变得狭隘,做人做事容易斤斤计较,不肯吃亏,不肯为别人着想。
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福气了。
三、贪婪之相
《道德经》有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大意是说,人生当中的祸害,大都源于不知足所致。
言外之意,一个人想要的越多,招来的祸事也就会越多,为什么?因为人生有限,欲望无穷——欲望从某种程度上讲,只能暂时被满足,而不能完全被满足。
因此,一个人若是不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早晚会遭受祸患,这其实也是为什么讲贪婪的人,大都无福的道理。
四、懒惰之相
曾国藩讲:败人两字,非傲即惰。
大意是说,人之所以会失败,一事无成,除了“傲慢”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懒惰了。
正所谓“人有勤者,则人必兴;家有勤者,则家必旺”,正是这个道理。
言外之意,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的败落,大都与懒惰有关。
由此可见,懒惰之人,难有福相,最终成为无福之人。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些内容,其实正是我们所探讨无福之人的四种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