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命运的兴衰成败,一半由老天决定,一半跟这3点有关
清代诗人赵翼有言: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人呐,有所经历后,才逐渐醒悟,有很多事,不是你想如何,就能够如何的。事与愿违,才是常态。一切,不过是三分人事,七分天意罢了。
其实,这里有点夸张的成分,按照名臣曾国藩所言,欲成大事,是人谋居半,天意居半。也就是说,天意和人事,可以做到五五开。
就拿人之命运来说,我们会感觉到,有些时候,只要我们奋斗了,就能够有好结果。而有些时候,哪怕我们拼了命,也还是一场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人事和天意,会轮流占据主导地位。我们既要注重天意,同时也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命运的兴衰成败,一半由天意决定,一半跟这三点有关。
第一点:个人的认知。
在“天时地利人和”中,这所谓的“人和”,其中最关键的,究竟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一个人的认知。
一个人,有什么选择,朝着什么方向前进,是否可以认清楚局势,关键时候能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都跟个人的认知有关。
刘备没有拜访诸葛亮的时候,只能寄人篱下,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完成匡扶汉室的大业。随着刘备拜访了诸葛亮,他突然就醒悟了。
在隆中,诸葛亮给他说了大致的方略,先取荆州,再取西川,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然后就能够跟曹操和孙权抗衡了。
曹操坐拥天时,孙权坐拥地利,刘备有了明确的方向,就坐拥了人和。所以,48岁之后的刘备,就跟开了挂一样,逐渐登临皇帝的宝座。
认知,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呢?根源在于,认知决定了当事人奋斗的方向。奋斗的方向对了,事半功倍。反之,奋斗的方向错了,就会事倍功半。
第二点:贵人的助力。
明朝初年,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即将把刀架在燕王朱棣的脖子上。朱棣为了活命,还为了自己的野心,就只能发动靖难之役。
在朱棣之前,根本就没有藩王起兵成功的案例。对此,朱棣自己也很害怕,怕建文帝大军压境,直接摧枯拉朽。
不出朱棣所料,建文帝果然派了50万大军前来围剿。不过,中间出了一个变数——领兵的大将,乃是李景隆。
李景隆打仗,不仅犹豫,还喜欢瞎指挥,导致50万大军被朱棣打垮。后来,朱棣直捣黄龙,也是李景隆主动打开城门,放朱棣大军进城,让朱棣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继承大位后,虽然朱棣瞧不起李景隆,但他还是把李景隆封为“靖难第一功臣”。没有李景隆这草包,也许朱棣早就死了。
有些贵人,会主动帮助你。而有些贵人,会间接帮助你。可不论如何,有贵人帮助,少奋斗二十年。缺乏贵人帮助,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出头。
第三点:超高的逆商。
一谈到“改变命运”,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智商和情商。在无数人看来,唯有情商高、智商高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真的如此吗?难说。三个原因。首先,有科学家研究过,99%的人的智商和情商,差别不大;其次,普通人不一定可以完全将自身的智商、情商发挥出来。
第三,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不少高智商、高情商的知识分子,心理都比较脆弱,容易在失败中一蹶不振,最后将王炸打成对三。
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情商和智商?答案只有一个,要以“逆商”为基础。所谓的逆商,就是指当事人的抗挫折能力。
一个人,就跟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那他大概率就能把握机会,一举成功。古往今来的成功者,绝大多数都有着高逆商。
比如汉高祖刘邦,被项羽打得抱头鼠窜,却毫不气馁,依旧坚韧不拔,跟各方周旋。这就给韩信扫灭诸国,创造了机会。那胜利,自然也就属于刘邦了。
写到最后
命运的成败,为什么不完全由老天决定呢?
如果当事人是一条咸鱼,连翻个身都不愿意,哪方面都存在欠缺,就算老天降下馅饼,也轮不到他去捡。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所有的“准备”,都跟“人事”有关。你做好了准备,老天赋予你机会,那你自然就得偿所愿了。
这就是一个“配合”的问题。老天想配合你,但你不配合老天,那老天就会将机会,赋予给其他有准备的人。
天不渡人,唯有自渡。人若自渡,必有天渡。要想老天渡人,首先,我们就必须自己渡自己。一半天注定,一半靠打拼。要相信,有很多事儿,都事在人为。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