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虞披麻执孝什么意思

"不虞披麻执孝"的意思是不要预料人的生死问题,人多嘴杂,可能会带来灾难,这样的事情谨慎为好。

不虞披麻执孝的意思就是不要预料人的生死问题。

严格履行孝道义务,家庭教育应尽重要义务,力图使子女通过受教育成为良好的人。

披麻执孝的出处:

披麻执孝的意思是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出处来自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执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

之后才作为一般词语使用。披麻戴孝作为笼统的丧服要求,一直到近代甚至更晚,才作为流行性语汇,且仅限于民间。

“披麻”和“戴孝”是一件事一码事,现在的理解和传承有误?

“披麻戴孝”是一般生活语汇,妇孺皆知,意思是父母长辈去世,子孙们身披麻,头戴孝,表示哀悼。

实际生活中,一般习俗文化认为,“披麻戴孝”有两层意思:一是“披麻戴孝”者都是逝者的近亲属;二是“披麻戴孝”表示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孝道。

这明显是误读、误解、误传。在规范的汉语语汇中,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披麻戴孝”的“孝”一直都是“白色丧服”的意思,孝道的意思是近代以来误读误解误传的民间文化认知。

其实“披麻”与“戴孝”是一回事,即披麻和戴孝是不同历史时期对丧服的不同语言表述,也就是说都是丧服的意思,从来没有孝道的意思。丧礼上的孝道主要体现不是在丧服上,而是在居丧守制之中。我们结合典籍礼仪文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丧服一开始是麻或麻布做的,所以叫披麻

按《仪礼-----丧服》的规定,丧服分五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即“五服”,这就是生活语言中“五服”的源头出处。“五服”的丧服全是麻做的,包括原麻和麻布。

原麻就是生麻,包括大麻和苘麻,也就是后世的黄麻和苘,剥开的麻匹就是生麻,即原麻。麻布就是以麻纱、麻条、麻匹为材料制成的布匹。纤维越细,麻布的品质和成色也越好。

子女为父母丧服,是一等“斩衰”,居丧三年。“斩衰”丧服就是生麻做的。大体上讲,“斩衰”丧服就是用麻匹像编苇席、打折子等一样,编起来或攀起来的,前后两片,用带了连上。多余的部分,用刀剁掉。“斩衰”的斩就是用刀剁的意思,意思是丧服不逢边,不整齐的意思。

古人认为,丧服越是粗鄙,居丧人越是虔诚。所以,丧服以材质和做工区分等级。斩衰丧服是生麻做的,后面的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就是不同品质的麻布做的。

这样一说就清楚了,所谓“披麻”,就是身穿麻质丧服的意思。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父母去世,子女都要在腰间系一根麻匹或麻绳,就是“斩衰”丧服的传承。

2、隋唐以后,丧服用棉布做,因为棉布的本色是白的,所以叫戴孝,戴孝的孝是白色丧布的意思

棉花原产于印度,后传入我国。唐代开始大面积种植,后逐步成为一般居民的主要服饰材料。麻质材料服饰被逐步淘汰。丧服用棉兴起并逐步成为主流形态。

隋唐之前,一般居民服饰,以土黄色和褐色为主色调,因为主要用布是麻布和葛布,土黄色和褐色就是麻布和葛布的原色。棉布的本色是白色,相对易于印染,所以,隋唐以后,居民的服饰颜色丰富起来。丧事用白色作为主色调,应该与棉布的本色有关。

按《仪礼---丧服》的规定,“斩衰”丧服全套包括帽子、帽穗子、头带、腰带、上衣、下裳、草鞋、哭丧棒。所以,披麻戴孝的披麻,是指身上穿的;戴孝是指头上戴的。都是丧服组成。

所以,戴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头上戴着白色丧布的意思。

3、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中国人文历史三千多年,丧服一直都叫丧服,从来没有把丧服归结为“戴孝”的说法

丧服就是有丧的服饰,表示丧服人对逝者的哀悼和念怀,没有父母子女差异,没有长辈晚辈区别。老子死了,儿子丧服;儿子先死的,老子也要丧服,一样的。

用戴孝代替丧服,作为丧事标志,明显是近代以来,民间对丧礼制度的误读、误解和误传。

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流行“长不服幼丧”“老不服少丧”等,即老的不给少的戴孝,大的不给小的戴孝,都是对戴孝的“孝”字错误解读造成的。

俗语有“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就是说男人穿黑衣服好看,女人穿白衣服好看。这里的孝,就是白色衣服的意思。

归结一下。披麻是丧服,戴孝也是丧服,讲的是一件事。丧服就是一种有丧标识,表示生者对逝者的哀悼。戴孝的意思本来也是丧服,后来被误读误传了,变成了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孝道的意思。从文化意义上说,这种解读太过狭隘也太过浅薄了。

建议、呼吁使用丧服,下架戴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