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最好的家风:七不责
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但通常是盯着别人看,而不会观己。
因而,无论遇到什么事情,第一时间就是指责身边的人,好像自己并没有错。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说:“指责型人格的人,会让你压抑得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最终活成一个低价值感的人。”
指责型的人,不仅伤害家人,也会伤害自己。
当我们老了,应该更有修养,眉目慈祥,把“指责”这件事,慢慢戒掉。
01
病不责“妻”。
男人生病了,妻子无微不至地照顾。
妻子的好意,常常被当成驴肝肺,成为被埋怨的导火线。
人生病了,胃口不好,情绪不稳定。病情反反复复,让人很难受。可是这样的感觉,连妻子也不能真正感同身受。
也有男人,责怪妻子平时不提示自己,导致自己有了病灶。
人老了,生老病死都不奇怪。如果责怪妻子,那就是把自己的痛苦,转移到妻子身上去了。
少年夫妻老来伴。不管是丈夫责怪妻子,还是妻子责怪丈夫,都是不对的。
你把爱人责怪了一顿,然后爱人就离开你了,懒得照顾你了。这时候,病人才会更痛苦。
爱人也一把年纪了,照顾不周,多担待。保持好的情绪,病痛也会减半。
02
穷不责“儿”。
我们常常说,一个老人过得好不好,是中年时的远见。
中年的时候,自己努力一些,预留一些养老钱,想办法能过上退休的生活。到老了,就不愁金钱的问题了。
若老人一直很穷,在没有大病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那就是曾经比较懒惰,或者花钱没有规划,导致吃光用光。
人老了,穷日子也要过下去,也不要责怪子女给的赡养费太少。
有可能的话,老人力所能及地帮助子女致富,体现自己的价值;或者去做一份小工,增加收入。
从六十岁开始改变自己,到七十岁的时候,也能有一些存款。十年之间,能够创造的财富,也是欣慰的。
03
怒不责“人”。
老人动怒了,多半是有“倚老卖老”的情况。
自己认为,“我”劳苦功高,凭什么不被社会关照?为什么年轻人不让着自己?
愤怒只是以愚蠢开始,以伤害结束。
修炼自己的品行,改变自己的心态,你会发现,对外人责怪,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和外人有冲突,这是老人引来的麻烦,并且会因此坑害子孙。
我们可以想象,几个怒气冲冲的人在一起,会干什么冲动的事情?就知道息怒的好处了。
04
烦不责“孙”。
北大才女李雪琴说过自己成长的故事。
她的班主任常常说“小树不修不直溜”。
当她犯错的时候,老师就喊来了家长。
爸爸呢?被批评之后,并没有立马就责怪她,而是说:“小树只要不长歪,有点枝丫没有什么问题。”
爸爸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教育的问题,马上就去责怪孩子,指不定就产生了麻烦。孩子受到了委屈,很容易冲动。
现如今,爷爷奶奶带娃的情况不少。
一些家庭,祖孙在老家留守。爷爷奶奶就承担了带娃生活、教育孩子的责任。
爷爷奶奶要注意,不要因为不耐烦,就责怪孙辈。学会和孙辈互动,有话好好说,听不懂、搞不清,就多一些耐心。
05
行不责“路”。
看过一个故事:一头骆驼,被太阳烘烤,因此生气了。
骆驼一路踢打小石子,不小心就踢到了玻璃渣,脚受伤了。
外出走路,带着情绪,这是要有连锁反应的,并且事情会朝着糟糕的方向走。
人老了,出门的时候,难免会有很多的不方便。比方说,不认识路牌,不知道如何用手机买票。
路是好的,是我们不知道如何走。慢慢来,问一问,寻求帮助。千万不要冲着路发脾气,更不要踢打什么。
实在不能走的路,就放弃,安全第一。
06
吃不责“食”。
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
当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责备别人,厌恶食物的时候,可能会导致食物卡脖子的事情发生。
更重要的是,我们责备食物之后,自己也没有胃口了,吃饭也变成了难事。
你责备多次之后,家里做饭的人,会很为难,然后就委屈到不想做饭了。
尤其是年迈的老人,在儿女家住着,自己不能做饭,还挑三拣四,儿媳和女婿会反感,从而导致小家庭不和睦。
不管怎样,有饭吃就是好事。若是饭不对胃口,就应该和颜悦色地说出来,和子女商议。
比方说,你牙齿不好,要吃烂一些的饭菜,就提出来,让儿女单独准备。自己还能走动,就自己做饭。
07
仇不责“亲”。
人老了,和亲人,是见一面少一面了。
亲人之间,在过去会有恩怨。尤其是家庭财产分配的问题,遇到自私的人,就会让所有人都不舒服。
平时的礼尚往来,也有一些事情是值得计较的。
终究我们要放下所有的恩怨,开启感恩亲人的模式。
总不能把仇恨,带到棺材里去,也不要把仇恨留给子孙。
你告诉儿子:“你家叔叔很坏,以后不要管他;你要替我报仇。”这样的教导,有意思吗?
主动和亲人和好,心平气和地化解矛盾,子孙的社交,才更自由。
08
心理咨询师唐婧说过:“成长于‘指责型’家庭氛围中的人,因常年受到压制,难于正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而常用指责、嘲讽或阴阳怪气的方式来表达。”
责怪的行为,也会传染自己的子孙,其影响力是很恶劣的。
我们口口声声说,要有好家风。而家风不仅仅是家庭里的大事,还是生活中的琐事。
言语的交流,每天都存在,最需要修炼。
把指责变成交谈和沟通,降低说话的分贝,笑着开口,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作者:布衣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