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的功效与作用

覆盆子具有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的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

药名覆盆子释义释名《本草纲目》:奎,西国草、毕楞伽、大麦莓、插田包、乌包子。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益肾脏,治阳痿,缩小便,补肚明目(叶亦有明目作用)

【附方】:覆盆子的补益作用与桑椹相同。

《本草纲目》载:“覆盆子,甘平入肾,起阳治痿、固精摄溺、强肾而无燥热之偏,固精而无凝涩之害,金玉之品也。

味甘,性平,无毒。益气轻身,令头发不白。补虚,强阴健阳,悦泽肌肤,安和五脏,温中益力。治疗劳损风虚,补肝明目。并宜捣筛每天用水服三钱。男子肾精虚竭,阴痿能令坚长。女子食之有子。

覆盆子的绝佳口感一直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追捧,如今覆盆子被荣选为新“浙八味”中药材培育品种,覆盆子的美誉将在浙江进一步扩大。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覆盆子

收涩药之固精缩尿止带药

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收涩药分类:可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类。但某些药物具有多种功用,临床应用应全面考虑。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入肾、膀胱经。具有固精、缩尿、止带作用。某些药物甘温还兼有补肾之功。适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清稀等证,常与补肾药配伍同用,宜标本兼治。

本类药酸涩收敛,对外邪内侵,湿热下注所致的遗精、尿频等不宜用。

来源:覆盆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的干燥果实。主产于浙江、福建、湖北。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本品气微,味微酸涩。以个大,饱满,色黄绿者为佳。生用。

相关名字:覆盆、乌藨子、小托盘、山泡、竻藨子

产地:主产于浙江、福建、湖北。

性味归经:甘、酸,温。入肝、肾、膀胱经。

功效: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

干燥聚合果为多数小果集合而成,全体呈圆锥形、扁圆形或球形,直径4~9毫米,高5~12毫米。表面灰绿色带灰白色毛茸。上部钝圆,底部扁平,有棕褐色的总苞,5裂,总苞上生有棕色毛,下面常带果柄,脆而易脱落。小果易剥落,每个小果具三棱,呈半月形,背部密生灰白色毛茸,两侧有明显的网状纹,内含棕色种子1枚。气清香,味甘微酸。以个大、饱满、粒整、结实、色灰绿、无叶梗者为佳。

主治病证:

1.肾虚不固,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

本品甘酸温,主入肝肾,既能固精缩尿,又能补益肝肾。治肾虚遗精、滑精、阳痿、早泄、不孕者,常与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等药同用,如五子衍宗丸(《丹溪心法》);治肾虚遗尿、尿频者,可与桑螵蛸、补骨脂、益智仁等药同用。

2.肝肾不足,目暗昏花

本品能益肝肾明目。治疗肝肾不足,目暗不明者,可单用,或与枸杞子、桑椹子、菟丝子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 12g。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膀胱蕴热而小便短涩者忌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鞣花酸,覆盆子酸等。还含黄酮类、山柰酚-3-Ο-芸香糖苷、萜类、多糖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鞣花酸不得少于0.20%,含山柰酚-3-Ο-芸香糖苷不得少于0.03%。

2.药理作用

覆盆子具有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功能、改善学习记忆力能力、延缓衰老等作用。此外,还有抑菌、抗诱变、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等作用。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